“讚美水神!水神的恩澤,將惠及萬物蒼生!”虔誠的吟唱聲起。
一團團白霧凝聚,毛毛細雨撒下,溼潤、風化幹礪的沙子。
綠意一點點延伸,數百里的沙漠點綴著零星的牧草,早晚連成片。
大漠胡人修築官道不止一日,胡蠻子信奉水神,自有無根水降下,不但解渴,更能令寸草不生的荒漠,點綴上綠意,又成綠洲。
一行人,妝扮普通的“普通”人,正凝目遠眺綠意延伸的盡頭。
是盡頭!
帶了翠意的石壁,將綠意延伸的希望,嘎然阻斷!
雍關!
小混蛋牧羊下令修建的雍關,號稱混蛋工程!
七位準巨頭瞪目,慕容汗後苦笑,阿骨打大汗嘴裡不停地咒罵。
太特麼地坑人了!
寬三十里、厚十五丈、高二十丈的雍關,無異一座雄偉的巨山,將北狄汗朝下雍城、過天水、奪江南的美夢擊碎,除非硬撼、奪關!
北狄汗朝今非夕比,不再是劫掠的鬍匪,擁有正規建制的軍鎮。
阿骨氏、慕容氏各擁三個軍鎮,合計六個甲類軍鎮;
而七準巨頭各擁一鎮,計七個乙類軍鎮;
再加上三百餘萬遊騎、一千五百萬的胡人,近兩千萬人南下?
想一想,就令人頭皮發麻!
雍城空虛,僅雍城第三鎮、及百萬混混民軍駐守,幾乎不設防。
而一堵石牆,或一道雄關,足抵百萬大軍?令胡酋望關罵娘!
阿骨打大汗,終於體會到林召彥的憋屈與無奈,小混蛋太壞了。
出大都,往南走三百里沙漠,進入綿延數十里的雍北山脈,越往南走植被愈見豐茂,大山套小山,斷谷隨機出現,地形十分複雜。
一條斷谷,將山脈不規則地一剖為二,是通往雍城的唯一路徑。
彷彿是宿命!也是執念!
耶律氏修築大都至陌路的簡道,黑袍國師抓鬮去了薊州。
而阿骨氏、慕容氏,承建大都至雍城的沙漠官道,是寬三丈的硬質官道,而數十里的斷谷,是天然的硬質路面,毋須畫蛇添足。
黑袍國師率耶律氏四鎮、十協遊騎,對壘江南五鎮、雍城牧氏二鎮,本是一場龍虎鬥,是誰都樂見的爭鬥,無論誰勝誰負,都玩完了!
黑袍國師是牧笑,其心智不俗,選擇出人意料!
認祖歸宗?是最正確的決定,剩下的,是怎樣調和利益。
牧笑、林肇渚攜手黃泉,留下奠定了源陸格局的政治遺產。
大漠牧氏、雍城牧氏、江南五鎮實力未損,成為源陸最大的,也是最強的軍事集團,東征足以覆滅盤踞遼東千百年的高麗帝國;西進,可順著老狼僕修築的陌路大舉興兵,可輕鬆擊潰、打敗北狄汗朝。
陌路,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時與勢,賦予它不同的涵義。
河套走廊、天水關,成為阻遏漠北遊騎民族南侵的屏障,胡族南侵多以失敗而告終,而陌路,為漠北胡族南侵,提供了便捷通道。
快騎晝夜可至薊州,再晉而豫進入中原門戶,下江南而中原!
像黑袍國師牧笑,才三天,便舉族逼近薊州!
陌路對漠北胡族有利?也不盡然!
當源陸最大、最強軍事集團集結薊州時,陌路又成了大漠北狄汗朝揮之不去的夢魘,東征、西進成了候選項,令人寢食不安。
不用再找藉口,北狄汗朝的黑袍國師犯境,就是最好的理由。
即使國葬期間,大漠牧氏的十協遊騎,如旋風般掃蕩犬狨部落,三百餘萬附庸、家眷正有序地分遣,很顯然,牧氏選擇了西進!
沒有選擇!勿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