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之一!
兩大軍事集團的激烈較量、劇烈廝殺,無論誰勝,都會大傷元氣!
江南總督府未通報戰損,而諸勢力可推測、預測,或臆測之。
激戰之後,江南五鎮不再是最強軍事集團,恢復戰力,需要時間。
最短半個月,或是仨月,甚至,是半年。
戰略空窗期,或戰略虛弱期,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強如林肇渚,也無法改變鐵一般的事實。
江南五鎮大營回撤徐郡,開始整補、休養,肅殺而悲寂!
江南大營的氣氛壓抑,曾經熙熙攘攘的場面不再,磨姑寒著臉。
十教席盤膝打盹,小傢伙規規矩矩坐蒲團上看書。
林肇渚靜靜望著巨大的沙盤,是整個中原的態勢簡略縮影。
參勤頻繁進出,不斷核對情報、資料,又調整沙盤。
“大帥,請過目!”中軍大人走近,低聲打斷林肇渚。
翻看戰報,林肇渚略過戰績,翻到戰損一欄。
林島耆老,出征一百零七人,戰死三十八人,十一人終身殘疾;
江南大營隨徵中軍,計林島精英一萬一千零四人,戰死四千四百零三人,終身殘疾一千零二人,仍有一戰之力者,不足五千;
江南五鎮的戰損相似,戰死近四成,殘疾約兩成,傷亡減員近六成,而裝備損失則是六成,軍械、軍資嚴重匱乏,戰力驟降七成。
林肇渚勝了,江南五鎮勝了,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戰報,僅僅是印證猜測,林肇渚心裡有數,又皺眉望向沙盤。
“報!雍城新軍第三鎮奉命進駐康都!”參勤興奮,聲音振奮。
磨姑抬頭,不屑地冷懟道:
“十萬烏合之眾而已,有啥高興的?”
懶得理你!耆老是閒人,軍中精英不用理會。
“好!牧羊真乃奇人!”匆匆瞥過,林肇渚喜動顏色,拍案叫好。
風吹過,磨姑奪走軍報,一堆耆老嘰嘰喳喳。
林肇渚是大帥,不會謬讚某人,如此評價?激起耆老的好奇心。
切!
真是什麼樣的統帥,會帶出什麼樣的兵!
朱銃是雍城新軍第三鎮的總兵,轄丙類軍鎮十萬軍馬?
呃,錯了,朱銃還是豫省民軍總指揮。
雍城新軍第三鎮,戰場整補後,竟是齊裝滿員的三鎮新軍!
非常具有戰略欺騙性,雍城新軍第三鎮的戰績,可不一般。
朱銃麾下的武者,參加過晉地保衛戰,又參加了岈口狙擊戰,更耀眼的戰績,莫過於中州截擊戰,大燕後越、後燕軍鎮齊齊折戟。
大燕最強兩鎮的裝備、軍資,全部用來武裝兩鎮民軍。
實戰經驗豐富的武者,一旦裝備了制式軍械,其戰力陡增。
憑耆老的經驗判斷,朱銃麾下的雍城新軍第三鎮,其真實戰力,足與三鎮乙類軍鎮相比肩,甚至,會更強,其輜重標招募了工匠。
工匠,是洛陽工繕坊的“熱血”青年,趁機混軍中履歷。
牧村軍堂洩露殲滅陳代帆集團的詳報,洛陽工繕坊進入視線。
《如意山莊》出動水軍戰艦,護航沈氏貨船運兵,是趁夜運走,直接進了《如意山莊》,世人都關注著蘇北,不會注意《如意山莊》!
康都、蘇省,擁有康都直衛、江南新軍第二鎮,兩鎮甲類軍鎮,及雍城新軍第三鎮,是三鎮乙類軍鎮,再算上三十萬如意民軍?
可戰之軍?達到驚人的八十萬,是佔據主場優勢的雄軍。
磨姑眼皮狂跳,誰若趁火打劫?肯定,會血本無歸。
滯留水塢的十萬水軍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