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是漠北的經濟中心,近六成綠米、青稞、高梁產於此,約七成的牛羊、鹽鐵、布匹交易於大都完成,缺了大都的漠北會停擺;
同時,大都又是北狄的軍事中心,北狄十大軍事集團的精銳匯聚,擁有悍勇的精壯、桀驁的烈馬、最精良的裝備,都是無敵雄師。
耶律氏是漠北的另類,盤踞的千里沃土點綴著一個個村寨,裡面住的不但有農夫,還有三分之一是工坊的師傅,唯獨沒有牧民。
不是沒有,而是分佈於漠北千數的牧場,為耶律氏提供源源不絕的牛羊、戰馬,它們是被耶律氏征服的狄北氏族,統統姓了耶律。
不僅僅有牧場,耶律氏還開採了數十處鹽礦、鐵礦、煤礦。
漠北的礦藏與南國不同,它的埋深極淺,刨開淺土就是灰褐色的鐵礦、黑漆漆的煤砂,而鹽是瀉湖乾涸後的沉澱,再摻水萃取。
十餘年間,黑袍國師走遍了漠北的山山、隴隴,頗有心得。
鐵礦,哪怕是礦度極低的鐵礦,都是國家級的戰略物資,而煤,特別是風蝕後的煤砂,更是冶煉精鐵、緬鐵無法以替代的輔品。
而鹽,則是關乎民生的必須品,漠北的精鹽貴似白銀。
鹽、鐵、煤是財富,擁有之?需要擁有與之匹配的實力。
耶律氏夠強,卻非強大到可以稱霸漠北,僅僅新生的強族而已。
三巨頭的實力伯仲之間,兩兩聯合付出一定的代價,能擊敗另外一方,但是,一旦戰啟,最終的結局,怕是天狼大神也無法預測。
除了三巨頭,大都還有七支準巨頭勢力虎視眈眈地盯著。
三巨頭共治,是歷史的必然,更是最理想的平衡局面。
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三巨頭頻繁地蹉商、討價還價,達成共識:
1、漠北境內的鹽、鐵、煤資源,為三族共同佔有,其中阿骨氏、慕容氏各佔25%,而耶律氏佔一半,理由不復雜,耶律氏掌握開採、粗煉、深加工技術,像是精鹽、精鐵、緬鐵,只有耶律氏的工坊能加工。
2、三族結盟,攻擊任何一族,是對三巨頭宣戰。
隨著時間推移,三巨頭的財富越積越多,實力越來越強。
各氏族、部落最彪悍的精壯男丁,成了大都禁衛,漠北最暴烈的駿馬,成了大都禁衛的良駒,且裝備了最精良的武器,戰力無雙!
漠北漢子,無不以能混進大都禁衛為榮,除了榮譽,更重要的,是軍餉,除了免費吃喝,每月還有兩枚金幣,值兩頭腱牛、二十隻羊。
而且,無論負傷、戰亡,都有明碼標價的撫卹,命賣三巨頭值了。
其實,除了大都禁衛,真正的勁旅?是三巨頭的嫡衛!
嫡衛是私軍,聽命於某巨頭的私人武裝,待遇更加優渥。
每一年,都會有嫡衛招募退役的禁衛軍卒,幾是百裡挑一。
普通胡騎,每名騎手配兩匹戰馬、一弓十箭、一胡刀;
大都禁衛,騎手擁有三匹戰騎、一弓百箭、一鐵槍、一戰刀;
僅從裝備來看,同樣數量的大都禁衛足以碾壓普通胡騎,諸氏族、部落再無力與三巨頭相抗衡,而且,戰刀是精鐵,而胡刀是普鐵。
嫡衛,騎手擁五匹戰馬,而鐵槍是精鐵打造,戰刀是綿韌的緬鐵。
又有特殊,耶律氏的嫡衛,還配置了一架機弩,一擊五箭的機械排弩,是近戰的利器,誰的速度快、誰最悍勇,就會死得越快。
大湖上,鵝鳧碧波,鴨攛湖底,別小看了扁毛畜生,它們可是北狄氏族的戰略物資,除了食肉?其羽毛可制棉蕊、箭羽,是寶貝。
一村落,安安靜靜的村落,江南風格的村落,巨大的榕樹群落遮蔽了大半院落,兒啼婦喝、雞飛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