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3/5頁)

楞嚴經》:“本知身心不可相代。”所以,修持內心世界就要求自己真實的修行,真實地領悟和改善自己的內心世界,而不是給別人看或者走形式。

現在的修行(修養)形式化已經很嚴重了,我們應該警惕。《佛光大辭典》:“【鬥諍堅固】佛陀入滅後二千五百年間,佛教之實踐修行漸次形式化,乃至於隱沒不彰。”大意是說,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二千五百年間,佛教的修行實踐逐漸走向形式化,而不能與自己的內心世界的領悟與改善結合起來,使世人不清楚什麼是真正的佛學,甚至將那些形式化的東西誤認為佛學,導致真正的佛學逐漸隱沒而不彰顯。

除了形式化而不修心的內容屬於作秀外,修心作秀還表現其他什麼方面呢?

《心地觀經》:“若覆罪者,罪即增長,發露懺悔,罪即消除。”大意是說,如果掩蓋自己的罪惡,那麼罪惡就增長,只有真心懺悔,罪業才消除。所以,我們在修心的過程中,故意掩蓋自己的不良性格、習氣和惡的身口意行為,而不想改正,也不願意去發現和剖析這些不足,就是在作秀。

《業報差別經》:“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所以,我們要不斷反思自己的習氣與不足,懺悔自己的罪惡,使自己真正改掉不良性格習氣,不再造惡業,真正進行懺悔,真正進行自我反思和改善。只有這樣,才能解決自己的根本罪業問題。

2007年7月1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39、身遠離邪行惡友

39、身遠離邪行惡友

請問老師:對於有閱歷的人某些事情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而沒有閱歷的人過後可能才知道。比如:同事說那人色,別理他!但我並沒有覺得,認為人家只是對自己好一些,如果不理會傷到他。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來往,感覺他是好色。那麼這個過程有意義嗎?還是聽到警告直接婉言謝絕呢?

參考如下。對於惡人(惡友),佛家認為一般要遠離,稱為“身遠離”。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身遠離】對於外界而斷絕惡友之交遊也。同時佛家講要結交善知識(善友)。《有部•毗奈耶雜事》:“阿難陀言: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辦。得善友故,遠離惡友,以是義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大意是說,結交善友,遠離惡友,就相當於自己的清淨善行已經“具有”了一半。

可見我們應該遠離惡友。那麼我們如何識別惡友呢?就其行為而言,主要是仔細觀察其行為是否是邪行。所謂邪行,即違背正道的身口意三業之行,包括殺、盜、邪淫等。在自己的觀察或他人提醒、警告下,如果確認真的是惡人而不是多疑的原因,那麼應該儘快遠離惡人。

2007年7月1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請問老師:對於有閱歷的人某些事情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而沒有閱歷的人過後可能才知道。比如:同事說那人色,別理他!但我並沒有覺得,認為人家只是對自己好一些,如果不理會傷到他。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來往,感覺他是好色。那麼這個過程有意義嗎?還是聽到警告直接婉言謝絕呢?

參考如下。對於惡人(惡友),佛家認為一般要遠離,稱為“身遠離”。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身遠離】對於外界而斷絕惡友之交遊也。同時佛家講要結交善知識(善友)。《有部•毗奈耶雜事》:“阿難陀言: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辦。得善友故,遠離惡友,以是義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大意是說,結交善友,遠離惡友,就相當於自己的清淨善行已經“具有”了一半。

可見我們應該遠離惡友。那麼我們如何識別惡友呢?就其行為而言,主要是仔細觀察其行為是否是邪行。所謂邪行,即違背正道的身口意三業之行,

最新小說: 全民遊戲化,只有我唯一職業 風流短跑之神 穿成賈母后全府跟我搞事業 星軌戰紀:全能指揮官 我與老婆令人心梗的戀愛之旅 地下城重生:冷言的逆襲 淺夏時光校園風 聯盟:重生韓國女主播,爆火全網 時光迷蹤 韓娛GD之上位之路 一拳超人:英雄假面 斬神:等等!大夏怎麼全是神? 單元文:聽說是命裡有註定 火影:變身宇智波怪力小蘿莉 帶土:這次真給鳴人貼暖寶寶了 若若曦晨 軒瀾聽風 塔防狂潮,我有無限裝備欄! 綜漫樂隊:我是重力世界的毀滅者 遊戲降臨我有一座新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