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一世,這極晝過後是什麼,她也不知道,總有預感,還有大災等著她。
地震,海嘯,還是火山暴發?
至於是什麼,沐南溪一時間也拿不準。
自冰封后,她去最遠的地方就是出國,那都是有要事。她想四處看看。
可要真出去,家裡親人怎麼辦,沐南溪一時間有些為難。
讓她坐以待斃,不是她的作風。
她在想,如果來一次毀滅人類的天災,他們將用什麼來抵擋。
現在星際區域已經能解鎖出逃生艙、星艦、穿梭艇、懸浮車、小型飛行器,更有氣囊等等。
但這些東西造價不是一般貴。
想要讓更多的人活下來,就只能研究出來。
沐南溪最先兌換了氣囊。
這個東西最惠民,如果能造出來,更遇到個大天災,起碼還有一線生機。
這些東西有大致的介紹,不可能把製造資料都給你。
沐南溪買下後,就開始研究。
顧西洲在這塊有一定天賦,為了把這些東西擺到明面上,夫妻倆沒在空間裡研究,而是在研究院騰出一個房間,在那裡研究。
沐南溪在那間略顯侷促卻擺滿了各種儀器和資料的實驗室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氣囊的研究工作裡。
在星際,這小小的氣囊承載著無數生命在災難面前的希望之光,絕不容有絲毫懈怠。
首先仔細研讀那份隨氣囊兌換而來的製造資料,
密密麻麻的資料看得有些頭昏眼花。
沐南溪逐行逐列地分析著材料的配比,思考著如何在現有的資源條件下獲取最為精準且優質的原材料。
如果在這個時代沒有,她就會在其他區域找。
顧西洲多次試驗,現有的物資根本做不出星際氣囊的效果,把他急得團團轉。
沐南溪在區域那邊看,也不確定買哪個:“高強度纖維與特殊橡膠我們有沒有辦法弄到,區域這邊倒是有,但價格太高,如果都買,往後的研究還得花更多,估計無法實現。”
顧西洲沒辦法看到這些東西。
“你把名字和功效都給我念一下。”
沐南溪一口氣唸了起碼二三十種,每個價格都買回來試的話,確實很費錢。
這不只是購買一件兩件那麼簡單。
高強度纖維與特殊橡膠的組合比例,都需要經過反覆的核算與試驗。
哪怕是微小的誤差都可能導致氣囊在實際使用中無法達到預期的抗壓和浮力效果。
同一種材料都要反覆試驗。
顧西洲根據一些說明選了幾種出來。
在材料的選擇上,兩人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一些特殊的原材料在市場上極為稀缺,她不得不在五個區域裡找。
有時候,為了一種關鍵材料,他們要在實驗室裡連續奮戰數日,嘗試用不同的替代品進行模擬實驗,記錄下每一組資料的變化,分析其可行性。
首領這些天已經不怎麼到實驗室這邊來找他們。
主要是看也看不懂,倆人研究過度認真,有時吃飯的時候也沒有,空間本就不大,他站在那都礙路。
所以基地這邊,暫且讓他管理。
在製造工藝也是一道難關。氣囊的密封工藝要求極高,任何一個微小的縫隙都可能導致氣體洩漏,從而使氣囊在關鍵時刻失去作用。
首領不管是工藝還是材料,都為他們四處奔波。
加上袁澤他們幾個一起配合,不斷地除錯著密封膠的配方和塗抹方式,使用高精度的儀器檢測每一個密封環節的效果。
從最初的手工塗抹,到後來藉助自動化裝置進行更為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