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查到自己小舅子頭上,本人也跟著癱了。
官府的事暫且不論,鐵面無私的鄭大人對趙家人倒是很有好感,不只是因為趙長卿同鄭妙穎交好、趙家安置了鄭老太太、鄭太太,還因著趙勇救過宋姑娘的原因。這位宋姑娘有個神人一樣爹,戶部侍郎宋榮宋子熙。宋榮同鄭巖交好,只是鄭巖遊宦各地,且官小職低,不能同宋榮相比罷了。不過,交情就是交情,鄭巖嘴上不說,對於趙勇救了宋榮閨女的事十分感激,所以才接受了趙家的好意。
如今母親媳婦皆在趙家養病,鄭御史雖忙於案情,也常與趙勇相見。趙勇論才幹學問或許不如鄭御史,本人卻是天生的好性子,且是武人,直爽的很。兩人一文一武,倒是意外很談得來。
鄭御史暫且住在東廂房,也見到了趙長寧趙長宇,頗覺得趙家家教不差。尤其最為改觀的是梨子梨果兄弟,當初小梨花兒那案子,鄭御史知道的一清二楚,不為別的,趙長卿同鄭妙穎相熟,沒少曲線救國的到鄭家說一說小梨花兒少時如何艱難,如何逼不得已之類。
不過,在鄭御史看來,再如何逼不得已,能手刃父叔祖三條人命,小梨花兒本人也絕不是善類。見著梨子時,鄭御史還吃了一驚,道,“你不就是那個免費送人包子吃的小子麼?”再知道梨子竟是小梨花兒的親弟弟,鄭御史也得暗歎一聲“這對姐弟大不相同,不能相提並論”了。
趙梨子何等樣人,這小子小小年紀時就出去討生活,最司察顏觀色,一見鄭御史這模樣,也能猜到十之五六。不過,梨子並未辯解姐姐的事情,而是順勢道,“小子常在那一塊兒賣包子謀生活,也常受鄉鄰們的照顧。鄉鄰們遭此大難,小子哪怕能為有限,若坐視不理,也忒沒良心了。”
鄭御史立刻對趙梨子刮目相看,還勉勵了他幾句,這又是意外之喜了。
第144章
趙梨子是個相當聰明的人,有時候長卿都得感嘆,人聰不聰明真是天生的。上輩子她便不夠聰明,這輩子只是學會了堅持自己的主見,另外努力生活而已。好歹多活了二十幾年,比尋常人強一些是正常的,但趙梨子不同,趙梨子是真的聰明,並且敏銳。
趙梨子幫著鄭家另尋了一處宅子,二進的宅子,不大,卻足夠鄭家人居住,離以前鄭家住的地方不遠,周圍各種生活設施齊全,連宅子裡的傢俱都預備好了。趙梨子道,“是我從當鋪淘來的,比全部置新的便宜,普通的老榆木。這宅子不大,也比正經的二進宅子要大了,其實原本是要蓋三進的,後來這家人錢緊就一直沒蓋後面的罩房,留出這一片空地,桃杏李樹都種了幾株,將來省得買果子了,春天開花也好看,還有這菜地。前頭主家把菜收走了,明年再種些菜蔬,自己吃也方便,還不浪費地方。這口井裡的水也好吃,這衚衕就叫甜井衚衕,因得水好,好幾家做豆腐的,人們也常叫豆腐衚衕。這一片住的多是林氏族人,算是書香家族,雖無高官顯宦,子弟也多是念書的。前鄰林太太家的公子去歲中了秀才,如今在府學唸書,定的親事就是卿妹妹二舅家的閨女。鍋碗瓢盆的東西我也買了些,我這眼界,也不會瞧上等貨,就是尋常家用的東西,貴在實惠。這院子的房租都談好了,一個月一兩三錢銀子,您看可還妥當?”
鄭太太簡直不知說什麼好了,問,“比我們先時租的院子還要便宜許多,不會叫人家虧了吧?”
趙梨子笑,“鄭大人是宦遊在邊城,租宅子時難免叫人欺生了。這處宅子因是熟人介紹的,而且,他這宅子說是三進院,少一排後罩房,要說是兩進院子,也不合適,故此價錢上就便宜些。我是想著您家人口不多,才定了這處宅子。”
鄭太太忙問,“想來置辦傢什也要許多銀子,你別與我客氣,這宅子很是不錯,你又為我們跑前跑後,辛苦的很,怎能叫你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