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並不能讓所有人滿意,但他沒想到,這種質疑會來的如此猛烈。
輿論危機不僅來自外部,也在團隊內部蔓延。最初提出異議的那位成員,帶著幾位同樣不滿的夥伴選擇了離開團隊。他們公開發表宣告,指責林川“忘記了初心”,並表示將另起爐灶,建立一個“更純粹的失敗者社群”。
林川感到心痛,但更多的是對自己的反思。他開始重新審視懶蟲聯盟的方向:
? 是堅持初心,做一個純粹的失敗者平臺,還是適當妥協,吸納更多資源?
? 是繼續擴大影響力,還是迴歸小而精的社群模式?
這些問題讓林川整夜未眠,但他知道,無論如何,他必須給所有支持者一個交代。
第二天閉門會議上,林川提出了一個新的計劃。他決定,將懶蟲聯盟分為兩個獨立但相互支援的部分:
1 一個是純粹的失敗者社群,保持原汁原味的匿名分享與支援模式;
2 另一個是公眾平臺,透過舉辦線下活動和拍攝紀錄片,讓更多人關注失敗者的真實處境。
“我們不需要滿足所有人的期待,只要不背離我們的初心即可。”林川堅定地說。
與此同時,他也在思考如何應對外界的質疑。他意識到,懶蟲聯盟的未來不應該只是單純地聚焦失敗,而是需要提出解決方案,幫助更多失敗者找到重新站起來的機會。
“下一步,我們不止要講失敗的故事,更要讓失敗者重新獲得人生的選擇權。”
:()我,985廢物,線上擺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