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那些戰船就動彈不得,只有待宰的份。而明水師被偷襲怕了,又不敢分兵,所以才搞出了這麼一出。
明水師犯了這麼一個致命錯誤,劉文秀當然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他一揮手,四艘戰船就組成新月陣,開始進攻。耀眼的火光照度海面的同時,轟隆隆的炮聲也響徹天際,一場屠船大戰就此展開。
屠船,不錯,這就是屠船,四艘戰船對著明水師的船陣,盡情地發炮,壓根就不用瞄準。而這些數十斤重的大彈丸砸到福船上,一砸一個大洞,就算不當場沉掉,也得變成歪身子船。
轟隆隆的炮聲當然驚醒了在城堡內休息的明軍,王晉功和李高見勢不妙,指揮著手下的將士們馬上回船參加戰鬥,可是這些明軍都怕了,大多數賴在城堡內不肯出來,等王晉功等人下了死命令把這些怕死的傢伙趕到戰船上之時,炮聲已經停止,四艘敵船又升上船帆開跑了。
又被人摸黑打了一記悶棍,王晉功和李高都鬱悶欲死,馬上派人去統計戰損,發現五艘戰船被擊沉了,十五艘嚴重破損無法修復,十七艘不同程度破損,雖然能出海戰鬥卻不太靈活了,完好無缺的只有五十艘左右。
最多隻有六十艘船可以戰鬥,王晉功聽到這個訊息,頓感麻煩大了,他可是知道的,自己出海的時候是帶了七十條戰船的,加上李高的四十條,就是一百一十條,可是被海賊軍折騰了兩下,就少了五十條戰船,再這樣下去,手上這六十條還可戰鬥的戰船還能折騰上幾次?!
戰船減少倒也只是小問題,更嚴重的是士氣大降,這兩次被海賊軍偷襲,由於士兵傷亡不多,不過每一次都是剛一反擊,海賊軍就跑,連人家的毛也沒傷到,更別提什麼殲滅賊軍了。再這樣下去,軍心潰散是遲早的事。
為了避免再次遭到偷襲,王晉功與李高連夜派船出海巡邏,同時會商下一步該怎麼辦。在王晉功看來,船隊不能再留在虎威島上被動挨打了,要主動出擊。而李高卻反對出擊,理由倒也非常充分,因為他們連海賊軍的下落都不知道,出去也只是送死。
兩邊爭執不下,最後折中達成一致:先在虎威島駐守幾天,一面等本部的命令,一面派出小船,去找尋海賊軍的蹤跡。不過,他們沒有等到幾天,第二天就有人來了。
不過來人不是明水師本部來傳令的,而是一個千戶官,他帶著幾個小兵坐一條小船來到虎威島,來來一封書信,上面的內容倒也簡單明瞭:馬上投降,否則後果自負!
原來是來勸降的,而且勸降的態度還非常囂張,王晉功看完這封書信,暴怒不已。他可是知道的,海賊軍來來回回也就只有四條船,雖然火炮犀利,不過他手上還有六十條船,十五打一,不用打,擠也擠扁它們,這海賊軍居然如此囂張地來勸降,真是太目中無人了。
氣歸氣,氣生完了王晉功還是沒一點辦法。倒是李高為人機靈,馬上向來人問敵船的所在,來人也倒乾脆,說賊軍就在虎威島的東面約十七里處,而且只有四條戰船。
一聽到這個訊息,李高頓時興奮起來,馬上點船出海,準備去圍擊敵人。王晉功雖然在氣頭上,卻也沒被憤怒矇蔽理智,他勸李高要小心謹慎,別上了海賊軍的當,畢竟海賊軍向來神出鬼沒,這其中肯定有詐。
聽王晉功這麼一說,李高倒也小心起來,他先是派出幾條小船前去探路,很快就得到了準信:四條帆布戰船就停在那裡,而且一動也不動。李高一聽到這個訊息,疑慮盡消,馬上帶著隸屬於自己的三十多條戰船出發了,只是王晉功覺得事情並非如此簡單,所以選擇了留守海港。
明水師再次分兵,本來就不多的戰船又被分開,王晉功與李高哪裡知道,自己已經被算計了。
離虎威島約十七里的海面上,確實有四艘大帆船停在那裡,不過人只要一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