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面前比了比,又拿出一條几乎同樣大小的生鐵條,兩者拼在一起放到一臺擠壓機上。一陣強力推擠,兩者拼在一起,不一會的功夫,就聽到啪地一聲輕響,鐵條從中斷裂,而銅管只是略微有些彎曲。
經過如此生動直接的演示,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開始鼓掌,因為首爐鋼煉製成功了,鋼材的質量比生鐵的質量優越很多倍。眾人中也是多有懂行的老鐵匠,自然知道用這種鋼來鑄炮,不但強度高,用量省,甚至還能減少炸膛,這讓火炮的輕便化和小型化成為了可能。還能大量生產出各種高階兵器,甚至於小型的火槍,裝備上新式鋼鐵裝備的北平軍,戰鬥力肯定大為提升。
“賢侄,這種鋼管能不能當成水管,用以引水和灌溉?”鐵鉉有些期盼地問道。
“可以的,只是現在鋼材產量低,主要用於軍工產業。一些質量不合乎高規格的,可以用來做成自來水管,引來山泉給全城的百姓供水。”
“這敢情好,以後大夥就不用到水井去挑水了。”眾人也紛紛點頭稱善。
北平歷來就是一個缺水的城市,後海上雖然有湖水,不過不能飲用,所以井就成了居民賴以生存的水源,幾乎每條小巷都挖有公用的水井。不過,這些井大多都是淺水井,水質很差,井水苦澀無法飲用,只有少數幾口甜井,居民們不但得走遠道,還得排長隊等挑水,實在很不方便。
如果接通自來水管,把城外的山泉水引到城內,又或者把城內的甜水井的水抽上來分送到各條街道,這都是大大的便民工程,能讓所有百姓都受益,以此提升百姓的凝聚力。
當然,佈設自來水管道這是一個大工程,現在也只是說說,以後等鋼材產量上升了才有能力搞。萬磊也不打擊大夥對未來生活的熱切向往,只是安排人把這些新出的鋼材打包,好用馬車運出城去,因為設在海河河口的造船廠已經完成了先期籌備,船塢上就等原料來組裝了。而船的龍骨是船都重要的部分,要先行組裝好,才能外接上木板。
由於這些鋼材都是按照設計好的尺寸鑄就的,所以拿去就可以直接拼裝,而為了提升結合度,還要用各種大螺絲釘來加強。總而言之,新造的戰船要堅如磐石,這樣才可以儘可能多地往上面安裝大型火炮。
按照萬磊與船工們一同敲定的方案,新造戰船鎮遠一號長七十米,寬約八米,高三丈,預計吃水約五米,排水量一千七百噸。預計裝備一百門火炮,三十門重型火炮,三十門中型炮,四十門小型炮,預計可載艦員約500人。
雖然鎮遠一號看起來很大,比起明朝所備的大福船卻還是小一號。不過鎮遠號以火炮取勝,可不是去跟福船玩撞船,所以力求小而悍。當然,鎮遠一號只是主力炮船,要配備兩艘小一號的戰船作為護衛,還要配備一些小型的快帆船如網梭船、鷹船、連環船、子母船、火龍船等輔助性戰船配合作戰,以構成一個完整的作戰單位。
由於戰船建造十分重要,工期也緊,萬磊沒有參加鐵鉉等人搞的慶功宴,而是隨著運鋼材的隊伍一同出城前往造船廠。這個時候的船廠上有駐軍數千,其中那一千水手是從原來的炮兵營和城防部隊中挑選出來的,個個都是精壯的步兵,他們正在幾個老水兵的帶領下開始各種水上訓練。
由於戰船還沒有建成,海軍自然也只能在各種模擬設施上進行訓練。之所以這麼急,是因為敵情在即,萬磊要求海軍要在四個月之內,即在戰船建成之前形成戰力。
另外,海軍不只是要有水手和炮手,還得有海軍陸戰隊,畢竟海上戰爭不只是打海戰,有時候也是要打登陸戰的。另外,還得有蛙人部隊,潛伏到敵船附近搞破壞,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決勝手段。
為了加快訓練進度,新任海軍司令劉文秀讓手下這些小兵搞起了地獄式訓練。不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