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的呀。想到這裡,吳三郎的臉上流露出一絲複雜的神情,眼神中也透露出一絲猶豫。
林大壯在瞭解到他們的這些考量之後,微微皺起眉頭思索了一番,熱情地邀請他倆人將一家人都帶來。
林大壯麵帶微笑,眼神中滿是真誠,十分誠懇地說道:“你們的妻子女兒可以安排在作坊做工,還能跟著學新手藝呢。”說完,他還用力地拍了拍劉大山和吳三郎的肩膀。
接著,林大壯似乎想到了什麼,又興致勃勃地補充:“而且啊,我們王家村以後可是要建族學的,若是在作坊做工工人的子女,在族學進學的束脩由作坊來承擔,至於筆墨紙硯等費用嘛,就由父母來負責。”
說完這些,就等兩人抉擇。
劉大山大兒子都已經十多歲了,確實錯過了讀書的最佳年紀,而且家中還有一個二女兒,他心裡想著自己和妻子以後肯定還會有其他孩子的。
想到這裡,劉大山臉上露出一絲思索的神情,接著便狠狠地點了點頭應下。
一旁的吳三郎聽到這話,眼睛頓時一亮,臉上滿是急切的神情,他可不想錯過這次難得的機會,於是忙不迭地同樣出聲附和,還不住地點頭。
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林大壯還去李二家說可以將秦濤帶走,給秦濤找活計啥的,秦濤年紀小又機靈,可以好好培養一番將來跟著小柱學,再過幾年也能挑起大梁。
秦濤和李二家一起生活了一年多,情誼深厚,但是李二也知道跟著大壯走比跟著他跑腿好得多。
也勸說著秦濤,他還想問問林兄弟還招不招人,他覺得他大兒今後可以跟著林大壯一起幹。
“厲害不?”二壯猶豫著問,鏢師的兒子,怕是學了好多年武功了,大哥說的不丟臉好像不行。
“你們一起練練就知道了。”
林大壯猜測劉大山的兒子應該還不錯,劉大山說他大兒三歲就跟他學武了,只是那次他斷手回來,家裡妻子也不同意今後兒子去做這般冒險的活計。
聞言,林二壯渾身一震,他可以自己丟臉,但是要是丟了大哥的臉,可太不應該了。
他立即將手帕丟開,在一旁做足了姿勢,對著坐著的大哥說道:“大哥,我們再比劃比劃。”
林大壯起身,活動活動手腳,“今日,再讓你一隻手。”
平常和二壯對打時,他都是站在原地不動,算是讓二弟兩隻腳吧,今日再讓一隻手,別給二弟自信心打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