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也漸漸聯絡起來,也當成一個親戚走著。
林大壯聽他爹提起孫獵戶才在記憶裡搜尋出這個人來,記憶裡孫獵戶對他很不錯。知道他一身大力後,堅持勸他再練習幾年功夫後去從軍,一定能混出個名堂來。
林家祖上雖然出了武將,但是下場並不算太好,所以後輩中寧願砸鍋賣鐵供子嗣科考,也不再提從軍之事。
據說祖上出來的那位大力武將也是從兵卒做起一路拼殺上去。奈何功高蓋主,雖然沒有落得個滿門抄斬,後代也連富貴都保不住。
老祖宗拖著一身病痛金蟬脫殼逃往他國,留下遺訓後代再不為舊主效力。
如今朝代更迭,後代們除非不得不去從軍,其他人對從軍上戰場的想法都是排除在外的。
孫獵戶一家在王家村才待了十幾二十年,又不是林氏族人自然不知道這些。
林大壯不瞭解走鏢,但是他非常瞭解從軍。王家村是個大村子,徵兵徵走的人也多。
雖說沒有什麼舉國大戰,但是邊境摩擦從來沒有斷過。被徵走的兵丁都是十去九不回,剩下的一個還是殘疾著回來的。
比起從軍一去不回,他還是認為走鏢比較好起碼還能抽空回家,不想走鏢了也不會被攔著。
孫獵戶知道林大壯的想法後,也不再勸。雖說能者多勞,但是也要人自己願意才行。
“好的爹,到時候,我帶著懷瑾握瑜一起上門拜訪。”
原身林大壯在心裡早就把孫獵戶當半個師父看待,雖然孫獵戶沒有同意收他為徒。
孫獵戶還是有愛才之心,對他教導頗多。現在的林大壯知道窮文富武,靠著林家送去的那點兒禮要找個有武藝的師父可不容易。
剛開始孫獵戶可能也只是看在同村人的面子上指點他幾句,後面看他天賦不錯才漸漸傾囊相授。
不然走幽州這一趟鏢時,他們不全軍覆沒才怪,那些劫匪人多勢眾本來應該是想搶了鏢走後,殺人滅口斬草除根。
結果卻被林大壯的勇猛嚇退,只好合力傷了林大壯後,帶著搶走的鏢離開。
原身練的是外家功夫,應該是從軍營裡流傳出來的,講究大開大合,看來這孫獵戶應該也是當過兵的。
他對軍人可是敬佩的很,自然對孫獵戶充滿了好感。他現在還運用不熟練,要是能從孫獵戶那裡去取取經也不枉原身吃苦這麼些年練就的這一身武力。
他也不想原身的努力白費了,將來要是八個崽崽中,誰有天賦,他能親自來教導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