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時也是編竹編草鞋去賣的,手工活不值錢。
一雙結實的草鞋不過二三文,這還是要編得密實耐用的才賣得出去,其他的草鞋只能編來自己家穿穿。
像竹簍,簸箕這些竹製品,按照大小和結實程度定價。
小的像菜簍子呀之類的,可能才五六文一個,大點的簸箕筲箕這些可能值個十來文,更大點的揹簍能有個二三十文。
但是越大的花費功夫就越多,十天半個月可能才編出來一個,這還是準備好了相應的竹蔑了才有那麼快,因為農閒也不是完全閒著,只是說沒有農忙時那麼著急那麼忙罷了。
農閒時照樣要給地裡莊稼澆水施肥,鋤草,還要找時間夯實田埂,不然肥水很容易流失,來年收成就不好了。
這個時代可不像前世,糧食便宜,而且常年不缺,他之前想的找個地方過上田園生活也是,隨便種點菜吃,夠自己一個人吃就行了。
這裡還是農耕社會糧食產量低不說,還很容易受自然災害影響,最近這幾年還算風調雨順沒有大旱大澇,不然日子還不知道怎麼苦著呢。
“爹,竹蔑還夠用嗎,要不我等太陽不大了去砍些竹子回來?”
“不急,你等養好傷再說。”
林父擺擺手,兒子回來先休息幾天再說,而且砍點竹子罷了,他又不是動不了了。
“那下午架牛車上鎮上給爹瞧瞧病吧,看爹你昨天疼得那麼厲害,不能再拖下去了。”
林大壯抱著二寶好一會兒,手有些酸了,就換到另一隻手,感覺腳也蹲麻了,就站起來活動活動腳。
想想他爹的昨晚腰疼的樣子,再次勸說著。
“不行不行,待會兒你三爺爺他們來了,就要開始搭牛棚了,不定要忙到什麼時候,改天再去。”
“那明天一早,我趕牛車帶爹去鎮上。”
“唉,不用不用,現在不是好著呢。”
“明天你不去,我就把牛趕到鎮上賣了。”
“是啊,當家的,就聽兒子說的,去去鎮上看看。”
宋母也跟著勸說。
林父才不情不願的同意了。
林大壯知道爹是不捨得花銀子,但是在他心裡還是家人身體重要些,不威脅一下他爹,他爹就可能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了,說白了,就是銀錢太少,家裡捨不得花。
明天送爹去鎮上看病,剛好可以打探打探,他做生意的第一步,應該就是從鎮上開始,不是不想去縣裡做生意,而是王家村到縣城路途實在太遠,家裡老的老小的小,他也放心不下。
這樣想著林大壯把視線轉向娘懷裡的大寶,看他也盯著他爺爺,正看得認真呢。
就忍不住想去逗逗大寶,大寶探頭探腦的看著他爺爺拿著竹蔑穿進穿出的,手指一捏一捏的好像在跟著比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