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青陽縣,也只有張揚能將新農村建設的理念一步步從藍圖化作現實,從基礎設施的完善,到產業結構的最佳化。
他推動的大棚種植專案,為農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改善了他們的生活條件。
而圍繞水庫打造的休閒農家樂、採摘園等一系列產業,更是啟用了鄉鎮的經濟活力,讓原本寧靜的鄉村煥發出勃勃生機。
這種深入基層、從點滴處改變民生的經歷,是在開發區難以獲得的寶貴財富。
再者,鄉鎮複雜的人際關係與基層治理的種種難題,對於張揚來說,是一次次難得的磨礪。
他在應對諸如土地流轉、利益分配等棘手問題時,逐漸積累起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鍛煉出了卓越的溝通協調能力與危機處理能力。
這些能力,是他未來在官場中披荊斬棘的有力武器。
相比之下,開發區的工作重點更多集中在招商引資、園區規劃等方面,雖然同樣充滿挑戰,但缺少了鄉鎮那種能直接與民生緊密相連的紐帶。
而張揚在鄉鎮所展現出的對民生的關懷與擔當,以及在推動鄉村發展中所迸發的創新思維與實幹精神,在鄉鎮這片土地上能得到更充分的彰顯與延續。
所以,她越發堅信,讓張揚留在鄉鎮,假以時日,他必定能打造出一個極具示範意義的樣板鄉鎮,為全省乃至全國的鄉村發展提供可借鑑的寶貴模式,而這一成就,其影響力或許遠超在開發區短期內促成幾家企業的入駐 。
這也是蘇靜瀾猶豫徘徊的原因。
汪巡怔了下,他沒想到書記竟然這麼看重張揚,想要調任對方去開發區任職管委會主任?
開發區是副處級單位,一旦張揚過去了,相當於升了一級。
從正科跨越副處啊,有些人窮極一生都難以企及。
在體制內的晉升道路上,每一步都佈滿荊棘,競爭激烈程度超乎想象。
這不僅需要出色的工作能力,還得有機遇垂青,眾多人終其職業生涯,都在這條路上奮力攀爬卻難以突破這道關卡。
而這樣的機遇對於那個年輕人來說,唾手可得?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等等,張揚今年才24歲吧?
真要是他再次升任副處,那也太嚇人了!
“書記,說實話,我也覺得張揚還是留在白山鎮更能發揮出優勢。
一旦白山鎮建設成功,對我們青陽縣來說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突破。
這不僅是一個鄉鎮的蛻變,更將成為青陽縣對外展示的一張亮眼名片。
從經濟層面而言,白山鎮的成功會極大地拉動全縣的經濟增長。
其蓬勃發展的生態農業,將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業和資本湧入,為青陽縣帶來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和專案資源。
以農產品為例,白山鎮高品質的綠色、有機農產品將會暢銷全省,這不僅能帶動相關農產品加工、包裝、物流等產業在全縣範圍內的發展,還能提升青陽縣農產品的整體品牌形象,增加市場競爭力,進而拓寬銷售渠道,推動全縣農業產業的升級與轉型。
在就業方面,白山鎮的繁榮會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不僅解決了本地居民的就業問題,還能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流,甚至吸引周邊地區的勞動力前來就業。
這不僅有助於緩解全縣的就業壓力,還能提升人口素質,為青陽縣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實的人力保障。
比如在白山鎮的旅遊旺季,農家樂、採摘園、民宿等場所需要大量的服務人員,這些崗位不僅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增收途徑,也吸引了一些有旅遊服務經驗的人才返鄉就業。
從社會穩定角度看,白山鎮居民收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