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貞觀六年臘月,寒風呼嘯著穿過宮殿的縫隙,發出嗚嗚的聲響,彷彿在訴說著冬日的嚴寒。李治感覺到周身的一股冷意,這時也不自覺地裹緊了身上的豹裘,那柔軟的皮毛給予他些許溫暖,卻仍抵不住從心底湧起的絲絲涼意。
時光悄然流轉,寒風凜冽,整個長安都籠罩在一片肅穆的氛圍之中。天空陰沉得彷彿要壓下來,鉛灰色的雲朵低低地懸著,給人一種壓抑之感。街道上行人稀少,偶爾有幾個匆匆而過的身影,也是裹著厚厚的麻布衣服,縮著脖子抵禦著嚴寒。
在皇宮的御書房內,李世民正專注地審閱著堆積如山的奏摺。燭光搖曳,映照著他緊鎖的眉頭和嚴肅的面容。每一本奏摺都彷彿承載著百姓的期望和國家的重任,讓他不敢有絲毫懈怠。當大理寺的官員按照慣例呈上本年度的死囚名冊並讓其圈閱時,李世民微微皺起了眉頭。看著名冊上那觸目驚心的死囚數字,竟有290名之多,他的心中湧起一股沉重之感。他輕輕放下名冊,手指在桌案上輕輕敲擊,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死刑是極其嚴厲的刑罰,必須慎重使用,不能有絲毫冤屈。他的心中此時只有對大唐子民生命的敬畏,思考著該如何確保每一個判決都是公正合理的。
李世民決定在沒有急著批覆的情況下,召集隨從前往大理寺監獄巡查,親自探望這些即將面臨生死抉擇的囚犯。大理寺監獄內,陰暗潮溼,瀰漫著一股刺鼻的氣味。牆壁上的火把發出微弱的光芒,搖曳不定,彷彿隨時都可能熄滅。死囚們個個面黃肌瘦、苟延殘喘,眼神中充滿了絕望與恐懼。他們的衣服破舊不堪,有的甚至只能用乾草來遮擋身體。李世民緩緩走進監獄,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個囚犯,心中滿是憐憫。
他停下腳步,對身邊的大理寺官員說道:“這些人犯了何罪?”
官員恭敬地回答道:“陛下,這些死囚有的是犯了重罪,如殺人、搶劫等;有的則是因為觸犯了法律的底線。”
李世民微微點頭,繼續問道:“可有冤屈之人?”
官員猶豫了一下,說道:“陛下,臣等已經盡力審查,但不敢保證完全沒有冤屈之人。”
李世民嘆了口氣,說道:“死刑乃極刑,不可草率。朕要確保每一個判決都是公正合理的。”
隨後,李世民走到一個死囚面前,看著他那憔悴的面容,問道:“你可知自己所犯何罪?”
死囚顫抖著回答道:“陛下,小人犯了殺人之罪,自知罪重。”
李世民看著他,說道:“你可有悔意?”
死囚淚流滿面,說道:“陛下,小人後悔莫及。若有來生,定當改過自新。”
李世民心中一動,他轉身對隨從說道:“朕決定放這些死囚回家過年,與親人團聚。等來年秋後,他們自行回來接受斬首。”
此言一出,隨從們皆面露震驚之色。一位大臣急忙說道:“陛下,此舉萬萬不可。死囚們在無監督的情況下不會回來,且可能再次犯罪,這將危及國家的安全和穩定。”
李世民微微皺眉,說道:“朕相信人性本善。這些人既然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應該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難道我們要一直用懷疑的眼光看待他們嗎?且看他們如何抉擇。”
大臣繼續說道:“陛下,您的仁慈之心我們理解,但法律不可違背。若開此先例,以後如何維護法律的尊嚴。”
李世民堅定地說道:“法律的目的是維護公正和秩序,但在執行法律的過程中,我們也不能忽視人性的存在。朕相信這些人會遵守約定,回來接受懲罰。”
另一位大臣也說道:“陛下,此舉風險太大。萬一他們不回來,朝廷的威嚴將受到嚴重損害。”
李世民說道:“朕已經考慮過後果。如果他們不回來,那也是朕的判斷失誤。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