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牛,除了忙自家的活之外,總是被姥爺姥娘派出來到大姨家和魏小佑家幫忙幹活,三姨和小姨也是一樣,幹不了極重的勞力活,像是掰棒子,拾棉花,掐穀子,扦高粱,都是一等一的飆著勁幹活的。
魏小佑的姥娘和奶奶一樣,都是纏腳的小腳老太太,地裡的農活重的幹不了,但也是在曬場上放下笤帚就是叉耙。站在曬場中間,牽著牲口繩子,讓牲口拉著石磙壓場、翻場、揚場、曬場、打堆、裝袋、入倉,樣樣不落那些老爺們。
男人們和成年的孩子們把棒子收回家來,她們就圍在像小山一樣的垛前將棒子扒好了,辮起來,一圈一圈的搭在樹上,掛在牆上,晾曬在屋頂上。將收回來穀子,高粱等要搓出來,曬乾了,收起來。
她們還要在整個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的四季中保障一家人的吃喝拉撒,穿衣戴帽,以及幼兒的帶娃餵養,更重要的是,她們還必須要把家裡養的雞、鴨、鵝、豬、牛、兔、羊、馬、騾、驢、貓狗的牲靈給照顧著。
要不,毛主席他老人家會說:婦女能頂半邊天嘛!這話一點也不假。
沒有真正在農村待過,或者不是從農村出來的人,根本不知道農村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長大了後,常常有人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殊不知,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羅馬,而對於那些在農村的人來說,羅馬是多麼遙不可及的終點,或許,這一生都看不到終點在哪兒!
好在是魏小佑不僅有爺爺奶奶,大爺大娘,二大爺二大娘,四叔四嬸子,六叔六嬸子,還有姥爺姥娘,大舅二舅,大姨,三姨和小姨,他們都是至親的人,在任何時候,他們都會在必要的時候能伸出手幫襯一把,拉一把……
在學校門口,魏小佑目送大舅騎車走遠,然後拿著大舅留下的點心果子放回宿舍,又回到了操場,上廣播體操。心想等下星期放學後,一定去姥爺姥孃家住幾天。
到時候,給大大寫信的時候,也給大大和娘說一聲,想著他們不在家,自己會替他們去看看姥爺和姥娘。
:()片段人生和輝煌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