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地面戰鬥,一個村莊一個村莊地爭奪,一道陣地一道陣地地拼殺,不但海軍陸戰隊承受不了這麼大的傷亡,就是時間也耗不起,即使將來勝利了,佔領了格瑞那達,也不會提振士氣,不會給盟國以鼓舞,更不會對蘇聯以及華約組織以威懾,反而會認為美軍軟弱無力,竟然給一個小小的格瑞那達給打得精疲力盡,那這次戰爭的意義全失。
美國的國力和軍力都是格瑞那達無法比擬的,拿下它應該不費什麼力氣,應該顯得輕鬆。對付一個不成比例的小國如果還得使出全身力氣用很長時間才勝利,那算哪門子強國?
從目前來看,要輕鬆拿下格瑞那達就必須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美軍就必須充分發揮美軍在空軍和海軍方面的絕對優勢,打得格瑞那達沒有還手之力,用強大的火力摧毀他們的意志,哪能與他們進行陸地戰呢?
第1240章小國的強硬宣告
航空兵司令說道:“我認為我們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爭取時間,爭取在短時間內取得戰果。只有先把機場拿到手,只有佔領了機場,我們才可以最快地對外宣佈我們取得了勝利。有了這個勝利,我們軍方才可以回答國會的諮詢,才能回應各國媒體的責難。
在政治上如此,在軍事上亦如此。我們只有佔領了機場,才可以進可攻退可守:如果預計到下一步的戰事不順,我們可以一方面宣佈我們美軍的目的本來就只是佔領機場,藉此威懾格瑞那達政府,除非格瑞那達政府繼續屠殺平民,我們才會一舉拿下格瑞那達全國。
如果預計到戰事非常順利,我們可以利用機場,以機場為前進陣地開展全面的進攻。
相反,如果我們不能短時間把機場抓在手裡,無論將來的戰果如何,我們都是失敗的,都難以應對各方的詢問與責難。我認為今後的事我們今後去考慮,現在我們只考慮現在的事。”
不得不說航空兵司令的話說到了眾人的心坎裡:美軍如此興師動眾,不是強國與強國的對決,也不是佔領格瑞那達從而從格瑞那達這裡獲取石油與其他資源,其主要目的是讓跟隨蘇聯的國家害怕,給北約組織和其他盟國以鼓舞,所以他們必須在第一時間拿出能說得過去的戰果來證明美軍的強大。
雖然指揮室裡的人都不是政客,是純粹的軍人,但軍人並非真的不懂政治,並非不知道這次戰爭的意義,並非沒有想到戰爭僵持是最壞的結果。
前線司令官看到眾人的臉色,立即拍板下令道:“先維持目前的轟炸烈度。等從本土運來的重型航空炸彈、精確制導炸彈、鑽地炸彈到了之後,則加大對兩處機場的轟炸,直到地面沒有任何反抗為止。”
雖然他命令保持目前的轟炸烈度,但所有人知道,這就是讓戰事先緩一緩,等待威力更大的炸彈運送過來。之所以繼續維持轟炸而不停止,一方面是繼續維持對守軍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是透過這種形式向外界宣佈美軍的行動依然是第一期,依然在進行炮火準備。依然還沒有大打出手,也就不存在第一次進攻失敗的情況。
幾個高階軍官對前線司令官的命令很認同,彼此之間心照不宣。不過,他們內心裡還是支援,第一次進攻鎩羽而歸。格瑞那達是一塊難啃的骨頭,遠沒有之前想象的輕鬆。
等作戰參謀記錄後命令,拿著簽了字的命令離開後,航空兵司令看著情報參謀問道:“守軍是否隱藏了先進武器?也許他們足量的肩扛式防空導彈,甚至有可能有中遠端防空導彈。剛才我們有好幾架飛機都受到了肩扛式防空導彈的偷襲,而且發射地點來自不同的地方,說明肩扛式導彈不止幾具。”
前線司令官臉上閃過一絲驚慌。有點擔憂地問道:“他們有更高階的防空導彈和反艦導彈?”說著,他的目光掃過情報參謀。
肩扛式防空導彈對美軍的先進戰機雖有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