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食堂內,譚雅小聲地驚訝道。
她初中那會兒學校裡壓根就沒食堂,只有一個大鍋灶用來煮吃的東西。
午飯的時候學生們就拿著飯盒到外面排隊,吃完飯後就在屋子外的水槽裡自個把飯盒清洗了,從來沒有食堂這種說法。
譚雅的聲音雖小,但站在她身旁的眾人還是聽到了。
楊小彤露出笑容:“對吧,這還只是三食堂,學校最大的食堂是二食堂,一共有三樓。”
唐墨聞言,眸子微動。
譚雅臉上的神情由驚訝變作苦笑,眉眼間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苦悶之情。
像楊小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不太能體會他人的情感,哪怕因家裡的緣故,她早早地就在社會上吸取著大量的知識跟經驗。
但也正是因為她的出生,楊小彤其實是不大能體驗到普通人對於金錢的難處的。
從她跟張軒的相處中就能看出端倪,楊小彤已經儘可能在金錢這件事上貼近張軒,但還是無法真正做到跟張軒站在同一平面的角度。
誇張的說,大概就相當於,有的人說自己窮得只能吃六七百塊錢的早餐,而有的人五毛錢的饅頭都顯貴。
當然,楊小彤不是那種人,她是一位優秀的,會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的年輕人。
只是有時候,還缺乏一點人生經驗。
在這點上,楊小彤跟散養的陸冷菱是截然不同的。
陸冷菱家裡雖然有錢,但陸冷菱跟楊小彤是不一樣的。
陸冷菱因為小時候的經歷,跟社會是有一定的脫節的,她雖然也不具備普通人的金錢觀,但同時她也不具備富二代的金錢觀。
陸冷菱初高中幾乎都是由閆蘿一個人帶大,自己除了喜歡課外閱讀外也沒有其他愛好。
不像某些富二代,初高中開始就喜歡上了各式各樣的燒錢的娛樂活動。
化妝品也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價格。
在喜好上,幾本書而已,價格能有多貴呢?
陸冷菱本身也不追星,更不會去追求什麼典藏版限量簽名之類的,對她而言,只要書籍的內容完整就行。
對於許多人而言,創作者是創作者,內容是內容。
名著的創作者,未必都是德配位的。
與其他們自爆後難受,不如從一開始就將作品跟作者分開來。
當然,陸冷菱想不到那麼多,她只是單純的只對書感興趣。
這樣的人,你就是給她錢,她都不知道怎麼花,頂天了就是買些吃的。
換句話說,她接觸的東西太少了。
你看看人家,幾個富二代成群結隊,往外逛一圈,隨便玩點什麼,那開銷不就來了嗎?
陸冷菱呢?
她生活的地方只有閆蘿的寵物醫院,閆蘿並非沒有帶她出去玩的想法。
但她無法做到同齡人能做到的事,那就是跟陸冷菱成為朋友。
哪怕閆蘿表現再幼稚,再沒氣質,再沒有面子,她也是長輩。
收回心思。
譚雅勉強地笑了笑:“是嗎?”
對於普通家庭孩子來說,尤其是譚雅這類早早懂事的孩子,沒有不想要讀書的。
因為他們知道,讀書是他們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上大學就是讀書的終極目標。
哪怕後來有無數人證明,讀書都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徑。
在未來不遠,那種病態的網際網路上,更是有著許多令人發癲的成功路徑。
但對於譚雅這樣的孩子來說,讀書就是真理。
她初中的時候成績並不差,是能考上縣裡的高中的,只是家庭原因,無法為她負擔起學費,更別提其他亂七八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