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正津津有味地看著經典宮鬥劇《甄嬛傳》,突然,他敏銳的目光捕捉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情節——原來安陵容身邊那個看似忠心耿耿的寶鵑竟然是皇后的人!這一發現讓陳星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要知道,寶鵑作為安陵容的貼身宮女,平日裡表現得可謂是盡心盡力、無微不至。然而,正所謂“紙終究包不住火”,儘管她一直將自己的真實身份隱藏得極深,但終究還是被一些蛛絲馬跡所出賣。其中最明顯的兩個細節便是:當安陵容驚覺自己的嗓子壞掉之後,她心急如焚地第一時間告知了身旁的寶鵑。沒想到,寶鵑幾乎沒有絲毫猶豫便脫口而出道:“小主啊,依奴婢之見,此事必定是有人蓄意謀害於您呀!請放心,奴婢這就前去稟告皇后娘娘,請她老人家為您做主!”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的嗓子突然間嘶啞難言,人們通常最先聯想到的原因應該是此人是否不慎感染了風寒所致,而非篤定地認定有人存心加害。畢竟這種情況相對較為常見且合理。然而,寶鵑卻如此迅速且毫不猶豫地斷言有人故意為之,若非她事先對此事有所知曉甚至參與其中,又怎會做出這般判斷呢?
再者,就在安陵容遭遇不幸嗓子受損之後不久,劇情中有一段皇后與剪秋之間的密談。從她們的對話當中,可以清晰地聽出寶鵑其實早已暗中投靠了皇后一方。只見皇后語氣冷漠地對著剪秋說道:“哼,一個人往往只有被逼入絕境之時方才曉得奮起反抗。如今既然那祺貴人已然率先出手,想必安嬪的嗓子也是難以恢復如初嘍……”這段簡短的對話無疑成為了揭露寶鵑真實身份的有力證據,讓人恍然大悟之餘更是對宮廷鬥爭的複雜和殘酷感到不寒而慄。
皇后輕啟朱唇,繼續說道:“本宮索性就讓她徹底壞掉算了!瞧瞧那寧貴人養的鸚鵡,都會吟誦詩句了,她難道不該尋思些其他的生路嗎?” 從皇后這番言辭之中,可以明顯推斷出她已然洞悉祺貴人給安陵容下藥之事。那麼,皇后究竟是如何知曉這一內情的呢?顯然不可能是祺貴人親口告知於她的,畢竟祺貴人即便愚笨至極,也斷不會愚蠢到向皇后坦白自己企圖謀害安陵容的計劃。
實際上,唯一清楚有人意欲加害安陵容的人,唯有寶鵑。由此可以斷定,寶鵑乃是皇后安插在安陵容身邊的眼線。而且,寶鵑協助祺貴人暗害安陵容之舉,必定也是奉了皇后之命。
彼時,甄嬛回宮不久之後便誕下了一對雙生子,緊接著更獲封貴妃之位,其威勢對皇后的地位構成了嚴重威脅。恰在此刻,寶鵑偶然間察覺了祺貴人妄圖設計毒害安陵容的陰謀,於是趕忙將此事密報給皇后。皇后聞聽此訊後,心生一計,不僅放任祺貴人下毒致使安陵容的嗓音受損,更是暗中縱容其他嬪妃肆意凌辱安陵容。
如此一來,既削弱了安陵容這個對手,又能借刀殺人,給甄嬛一方製造混亂和麻煩,真可謂一箭雙鵰之計啊。
皇后之所以如此行事,其目的便是要逼迫安陵容想方設法與甄嬛展開一場爭奪皇帝寵幸的較量。正因如此,皇后才會說出那句意味深長的話語:“一個人唯有身處絕境之時,方會奮起反抗,而她如今也確實應該好好思考一下其他的出路了。”
然而,令人倍感惋惜的是,直到生命的盡頭,安陵容始終被矇在鼓裡,全然不知那個一直陪伴在自己身旁、看似忠心耿耿的寶鵑竟然是皇后的眼線!
她就這樣毫無防備地一步又一步深陷於皇后精心佈設的陷阱之中,逐漸淪為皇后參與宮廷爭鬥的一枚棋子,以及殺人滅口的冷酷工具。
最終,安陵容無可避免地邁向了那充滿悲劇色彩的毀滅之路,而這一切,皆可歸咎於寶鵑的所作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