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慶心中似有萬般糾葛,掙扎良久,方緩緩道出心中那深藏已久的秘密。
原來,他父親昔年為保朱常洛太子之位,不慎觸怒鄭貴妃,成了那貴妃眼中釘,肉中刺。
他父官職卑微,且在南直隸任職,貴妃欲藉機會,殺雞儆猴,暗中圖謀他父親性命。
他父親或有所察覺,或有先見之明,料定難逃貴妃毒手,便於韓文慶十歲之時,將他送往一位武林高手處學藝。
時光荏苒,三年有餘,鄭貴妃終覓得良機,遣人赴應天府,欲取他父親性命。
幸而朝中有人事先得知此訊,救下他母親與年僅七八歲的韓雨薇,即韓文慶的胞妹。
為掩人耳目,另尋一對母女作為替身,焚於烈火之中,以此假象迷惑貴妃爪牙。
十年過去,韓文慶武藝終成,下山歸家,未料迎接他的卻是父親已逝的噩耗。
他悲痛欲絕,歷時半年有餘,在父親數位摯友的幫助下,方尋得母親與妹妹的蹤跡。
韓文慶曆經千辛萬苦,多方暗訪探聽,方知那比他妹妹年長一歲,未過門的妻子許寧,及其一家於數年前也遭大難。
他岳父因得罪鄭貴妃,被其陷害,致使全家遭殃,男丁盡戮,女眷皆被擄入教坊司,淪為官妓。
韓文慶之母見狀,又受他父親幾位故交的蠱惑,念及許寧一族,唯餘她孤身一人,便心生一計,將他妹妹與許寧暗中調換,意圖日後二人成親,延續韓家血脈。
是以,韓雨薇竟落入風塵,成了教坊司中的一名官妓。只是後來發生諸多事,如今下落不明,猶如石沉大海。
豈料好景不長,許寧又被迫選入秀女之列,送入皇宮深宮。
韓文慶心急如焚,入宮尋覓,豈料不但未能尋得許寧,反在闖宮之時,身受重傷,更兼外腎被惡徒踢碎,從此再難行男女之歡。
心灰意冷的他,本欲一走了之,卻又念及許寧為韓家所付出的一切,便立下重誓,定要設法救她脫離皇宮苦海。
他又思及唯有手握權勢,方能有機會帶走許寧,更有望探尋妹妹韓雨薇的下落。於是,他忍痛自宮,先入應天府為太監,再費盡心機,上下打點,調至順天府。
憑藉其一身超凡脫俗的武藝,他順利進入東廠,不過數年,便深得於泰大人的信任。
然而,世事無常,天意弄人。他遼東之行歸來,許寧竟已失蹤。
直至旎嘯於快活林中偶遇,從許寧遺物中得見那枚玉佩,方知她已遭韃子毒手。
韓文慶本欲待時機成熟,救許寧出宮,二人攜手遠離塵囂,隱姓埋名,共度餘生。不料,這一切卻被旎嘯步步緊逼,終得吐露。
旎嘯聽罷,不禁瞠目結舌,一時之間,竟不知以何言慰藉韓文慶之心。
韓文慶終是無言以對旎嘯,默默轉身離去。
行數丈之遙,他忽地回首,“旎嘯公子,或許你我之間,並不是敵人,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
旎嘯見說,心知韓文慶必有復仇之意,藏於日後。
他默默頷首,不發一言,心中卻似微風拂過,輕嘆一聲,似有萬般無奈,皆藏於胸臆之間。
時至孟夏之末,季夏之初,光陰悄然流逝,旎嘯遍尋碧落守望殿的蹤跡,猶如海底撈針,未見絲毫端倪。
復探那支狼毫筆,線索也是若斷若續,彷彿那股強敵一夜之間遁入虛空,不僅順天府內難覓其蹤,即便是鄰近十餘州府,也是毫無所獲,猶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旎嘯無奈,令九州之內,各山莊弟子竭力搜尋,然回饋之訊,皆言未果,猶似風中殘燭,搖曳而熄。
西行追殺韃子高手雷影魔尊的玄天六合,直至小五臺山,只可惜那雷影魔尊狡猾異常,終究還是讓其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