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夏雲翔的人安置的小城池位於安城與興城的中間,被命名為雲城。
這些人都是東照人,語言不通,夏雲翔的意思也就是他們不過是前來借住避難的,洪水過去就回到島上了。
但因為溫玥要求他們也需要按照安城的規矩交糧,怕屆時交不起糧食,所以只好把島上能種的食物種子統統都帶來了雲城。
夏雲翔也沒想到,他的人裡面竟然還真有好些善於農作的,不但把種起了東北高產的米種,還把從島上能吃的作物也成功在雲城培育了出來。
其中就有他們在島上發現的,只需要三個月就能成熟的玉米和紅薯等新物種。
溫玥聽聞只需要三個月就能成熟,頓時笑得更樂了,沒想到不過是送夏雲翔一個人情,現在反倒是夏雲翔給她解決了大難題了。
三個月後,恰好就是糧食開始緊缺的時候,估計也是他們西部最危險的時候。
南部大多都是平原丘陵的地區,被淹的城池最多,雖然帝都戶部有存糧,但能支撐三個月估計就已經是極限了。
東部雖然淹的不多,但因為早前被他們買空了東部的糧食,趙天辰統一了東部後,軍隊擴張,糧食的需求也就增多了,但秋收又還沒到,東部的糧食也會陷入緊缺。
西涼就更不用說了,雪崩帶走了大量的人口,活下來又願意勞作的人都來了他們南陵,哪裡還有人去務農,那就更沒糧了。
屆時,他們西部就是所有人眼裡的香餑餑,將會四面受敵。
更難的是,他們西部接收了大量從各方而來的人口,儘管他們有餘糧,又限制了各種交糧的政策,但三個月後,估計也會開始缺糧了,只是沒有其他地區那麼艱難而已。
夏雲翔的人帶來的這些新物種,恰好解決了她此刻的最大難題。
如此想著,溫玥連忙就把負責農事的管事找來,安排西部的其他城池也栽種這些時間短又高產的新物種。
隨後又想著三個月後西部可能面臨的危機,溫玥覺得不但要有糧,還得要有守得住糧食的能力。
所以乾脆糧食軍工一把抓,趁著這段時間四周的人都在避難,溫玥安排秦羽風組建了一個大型兵工坊,與宇文家的人一同研製武器,以及提高兵器製作的產量。
十日後,正式踏入了五月。
龍舟水如期而至,南陵東南區域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強降雨。
此時趙天逸帶著百官終於趕到了行宮,眾人瞧著外面的暴雨,都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幸好他們撤得及時,這麼大的雨勢,即使臨江沒有缺堤,估計帝都也要淹水了。
相對於其他人的慶幸,李榮洲卻開始隱隱不安了。
因為臨江水位上漲,淹水是大家預料之內的事情,但如此大的暴雨卻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
西面的雪崩融雪帶來臨江的大水,東面的龍舟水帶來強降雨,他們南陵是東西兩面夾擊,這洪水會很迅猛。
原本他滿打滿算,三個月的儲糧,怎麼樣都是充足有餘的。
但現在如此大的水量,若水沒能及時退去,春耕種下去的秧苗就會全部被淹死。
那就意味著他們南陵這一年都不會有新糧,如此一來,三個月的儲糧可能是遠遠不夠呀。
沉思了片刻,李榮洲決定先觀察半個月,若半個月後雨勢不減,就必須提醒陛下節省糧食了。
此時,跟隨著百官前來的百姓也穩穩的駐紮在帝峰山的半山腰上。
官兵們也沒有管他們,似乎是預設允許他們跟隨著前來臨時避難,眾人瞧著官府不趕人,心裡也默默鬆了一口氣。
只是這裡都是山林,根本就沒有住人的地方,百姓只能尋找一處地勢相對平緩的地方搭起帳篷,等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