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玥很有耐心的等福如情緒平復下來,才安慰道:
“福如公公,一路上受累了。”
說起路上的狀況,福如也是一路聽到了許多傳聞,有洪災的,有趙天逸遭天譴的,更有趙天辰奪了玉璽逃往東部的。
但他知道,這中間必定有溫玥的手筆,讓趙天逸誤以為他是二皇子的人,他才能順利到達安城。
更別說還有一路護送他前來的這些暗衛,幫助他阻擋各城池官兵的追查。
如此想著,福如頓時感激道:“咱家謝過縣主這一路上的幫助,若非如此,咱家估計此刻已經在九泉之下與陛下相聚了。”
說著,他又想起了顧學源以及楚相的安排,連忙把玉璽遞了給溫玥,說道:
“這是楚相讓我交給你的,請縣主務必要妥當利用它,讓百姓渡過這次災疫的難關。
“同時也希望縣主不要辜負兩位大人的用心,利用它與逆賊周旋,讓南陵百姓得以免於生靈塗炭。”
溫玥立即恭敬地雙手接過玉璽,承諾道:“溫玥必定不會辜負楚相、顧大人以及福如公公的期待,極力守護南陵百姓,保一方平安。”
福如頓時滿意地點了點頭,正準備繼續說著什麼,外面突然傳來了通報:
“聖旨到!溫玥縣主接旨。”
溫玥霎時眼眉微挑,對著福如就笑道:“福如公公回來得真及時,否則,本縣主就拿這聖旨沒辦法了。”
福如聽見傳旨聲也是一愣,顯然此刻會前來傳旨的必定是趙天逸的人,肯定是帝都那邊在使什麼壞招要對付溫玥。
雖然福如並沒能猜到聖旨的內容,但瞧著溫玥此刻的反應,必定是早有應對之策。
此時,秦時越的人也突然從外面走了進來,急忙通報道:
“回稟將軍,江橋城附近有異,我們的人在附近發現了數支被削軍的小隊在江橋城四周的城池出沒,大肆搶掠。”
這下頓時讓屋內的三人眉頭緊皺著,福如心中更是五味雜陳,霎時間竟不知道天災人禍哪個對南陵的威脅更大了。
溫玥最先反應了過來,說道:“我先寫個旨意,把外面傳旨的人給忽悠回去。
“至於江橋城的事,我們等會再商議。”
時間緊迫,溫玥立即就提筆模仿了趙熙霆的筆跡,以先帝的名義要求溫玥前往安城後,調動一切的資源、聯合在西部的皇室宗親以及秦家軍隊協助西部地區的百姓應對天災。
福如瞧著溫玥這字跡,不由得驚訝道:“縣主,你竟然有這樣的一雙妙手,這字跡若非仔細比對檢視,我估計是瞧不出是縣主臨時寫的。”
秦時越也點了點頭,這字確實能以假亂真,“不過,還差一步,字跡太新了。”
說著,他點燃了幾枚蠟燭,接過溫玥手上的聖旨,藉著內勁控制著蠟燭上的火勢與溫度,讓字跡嶄新的紙張在火上烤著,不過片刻,紙張與上面的字跡看起來就像是數個月前寫下的樣子。
做完這一切後,溫玥讓人把福如安置好後,才拿著偽造聖旨與秦時越到了府門外接旨。
前來傳旨的欽差是李榮洲的兒子李明軒,此次是帶著立大功的目的前來的。
只要順利把溫玥夫婦帶回帝都,他就是皇上安定西部的大功臣。
他手中可是有皇帝親筆書寫的諭旨,不怕溫玥夫婦敢不從。
若他們真的抗旨不遵,潛藏在臨江東側的大軍就會直接順橋而過,直逼安城。
安城不過是兩座孤城,雖說有秦家邊境十城的支援,但中間還隔了兩個親王的領地,等秦家軍來到支援時,秦時淮帶領的中路軍隊就已經能拿下安、興兩城,把溫玥與秦時越兩人以抗旨不尊的名義拿下。
所以他很有信心,能拿下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