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御藩臉上頓時浮現一抹怒色,但強壓著沒有說話。
但楊衍可沒那麼樣的好脾氣,直接冷哼一聲,“別刺激不了賊軍,自己落入賊窩裡,到時候還得我們派兵去救。”
高傑瞥了他一眼,“大人說話,小屁孩插什麼嘴,一邊玩泥巴去。”
楊衍暴怒道:“你說什麼?按官職,你現在是總兵,老子是大明皇帝誥封的驃騎將軍。你見了老子,還得磕頭行禮呢!”
高傑愣了一下,他對大明的官制不太清楚,覺得總兵已經是鎮守一方的大將了,這驃騎將軍又是什麼官職?比總兵大嗎?看對方的樣子,似乎是這樣。但他嘴上依舊不服,“什麼驃騎將軍,不過一個靠父輩功勞坐享其成的小屁孩而已。”
旁邊的秦翼明輕輕的搖了搖頭,感覺高傑錯的離譜。
在明一代,各種雜號將軍極其少見,也顯的尤為珍貴。
楊嗣昌統兵之時,用一個平賊將軍的名號挑動左良玉和賀人龍的爭鬥,而平賊將軍比著驃騎將軍還遠遠不如。
要當上這個驃騎將軍,需要兩個先決條件。一個是出身名門,另一個是曾在戰場上立下大功。
秦翼明之所以對這個知道的這麼清楚,是因為大明上一任驃騎將軍是他的表兄,秦良玉之子馬祥麟。
而楊衍的出身比著馬祥麟也絲毫不弱,世代軍將,他的祖父楊肇基曾官至左都督,大將軍,病逝之後追贈太傅太師。
要說楊衍靠了先輩的蔭庇也不完全有錯,因為雖然他在平定李青山之亂中屢立奇功,但這功勞不足以讓他升任驃騎將軍。
崇禎之所以下那道誥封,一是他祖父曾經的身份,二是馬祥麟戰死於襄陽之後,崇禎皇帝難得發現這樣一個能打的少年將軍。
作為對馬祥麟的懷念,同時也對楊衍有所期待,崇禎皇帝一時頭腦發熱,這才給了楊衍驃騎將軍這樣的榮譽。
平時,楊衍就對別人說他是靠先輩才升為驃騎將軍十分介意,此刻聽高傑當眾指出,更是暴跳如雷,抽出腰間寶劍,“狗賊,敢如此辱我?”
沒等高傑反應,他身邊的李本深也抽出腰間長刀,怒目直視楊衍。
高傑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嘿嘿一笑,上前拍了拍李本深的手臂,讓他放下刀,無比挑釁的走上前,“怎麼,想砍我啊!來來來,往這裡砍。”
說著,對著自己的脖子比劃了兩下,並將頭伸向前去。
秦翼明看著他們,一言不發,倒是很希望楊衍砍下去。
馬進忠輕輕的嘆了一口氣,也沒有上前勸阻。
馬科看了看高傑,又看了看楊衍,低聲道:“敵軍就在眼前,動刀動槍,成何體統?”
楊御藩怒聲喊道:“衍兒,你幹嗎?還不放下劍?”
楊衍看了楊御藩一眼,瞪著高傑,“這次饒過你。”唰的一聲收回寶劍。
楊御藩抱拳向高傑道:“高將軍,小兒無禮,還請您不要怪罪。”
高傑樂呵呵道:“沒事。小孩子嗎?總習慣玩刀玩槍,但不知道這刀槍是何其鋒利,別沒傷敵,反而傷了自己。”
遠處突然一陣驚叫聲,引起眾將紛紛望去。
李成棟率五百騎沿著闖軍的營地繞圈,突然看到機會,頓時疾馳過去。先是一陣箭雨,打的敵軍抬不起頭,趁機猛衝過去。
敵軍一陣慌亂,尖叫著逃開。
而他們則淺嘗即止,深入不到五丈,砍下幾顆人頭,飛馳向後,在敵軍騎兵到達之前逃了回來。
李成棟將人頭丟在地上,大笑道:“將軍,不負所托。”
高傑哈哈大笑,望向楊衍,表情挑釁。“看到了沒,這就是萬軍群眾取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楊衍上前,腳踩在一顆人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