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濟爾哈朗道:“還有,你去山海關下,也不是什麼事都不能做。吳三桂此人滑溜的很,他是不會願意為大明殉葬的,最後很有可能會歸降我大清。他手中可是有不少兵力的,你去了之後應多與之聯絡,提前結下情誼。說不得,將來他還有可能成為我們對抗多爾袞的助力。”
京師,外城。
距廣寧門二里,一處院落前擺放著一張桌子,桌前坐著一人。他一邊詢問著桌對面站立的一人,一邊用筆在紙上記錄著什麼。
他叫湯斌,字孔伯,今年剛滿十七。而他的對面,是排著長長佇列,正在等候審查的眾多百姓。
數日前,崇禎皇帝下令,大開城門,將城外所有逃荒百姓都放入了城。這一下子,京師又擁入了數萬人。
這些人中,多數都是逃難到此的百姓。但也難免的,也混入了一些闖軍,甚至清軍的細作。
湯斌便是眾多審查者之一,負責把這些細作找出來。
聽著對方的聲音,湯斌笑道:“兄臺是中原來的吧!”
那漢子一聽湯斌的聲音,頓時帶笑道:“官爺也是河南人嗎?”
湯斌點了點頭,“對,我是歸德府睢陽人。”
那漢子連忙道:“我是洛陽的,為躲避兵災,一路逃到這裡的。能見到老鄉,真是太好了。”
湯斌笑著道:“從洛陽到這裡,那可不近啊!大哥如何稱呼?”
那漢子道:“官爺,我叫張有才。”
湯斌點了點頭,又問道:“有才大哥,就你一個人嗎?有家人,或者同鄉一起逃難到這裡的嗎?”
張有才臉色黯淡,搖了搖頭,“沒有了,路上都餓死了,現在就剩我一個了。”
湯斌點了點頭,說道:“有才大哥。你是河南人,而闖軍中,有不少河南人。”
張有才頓時變了臉色,“大人明鑑啊!我可不是闖賊。”
湯斌點頭道:“我沒有說你是闖賊,但為了防止細作混入城中,對有些特別的人要進行特別的審查。若你不是,肯定不會冤枉你。若你是,那就……”
湯斌笑了笑。
笑容溫和,但卻讓張有才寒徹骨髓,“我,我……”
湯斌又指了指張有才背後的包裹,“還有,你那個包裹,我要看一下。”
張有才木然的點頭,“好,好,我這就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