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馮銓的論述下,一幅畫面逐漸展開。
明軍放棄慶都、保定,將闖軍引向京師。
同時,再放棄寧遠、山海關。下令吳三桂率關寧軍南遷山東,讓滿清可以透過山海關輕易進入中原。
而明軍在京師陳列重兵,固守京師。
等清軍和闖軍在京畿斗的你死我活,兩敗俱傷之時,明軍便可引兵北上,解京師之圍。
朱由哲笑著搖了搖頭,這方法和自己對范文程設離間之計時,對多爾袞說的幾乎一致。
只是當時說的是放棄京師,而馮銓只是在朱由哲堅持固守京師的前提下做了些許的改變。
朱由哲看向馮銓,“馮愛卿,你如何覺得他們會按照我們的設計,在京師斗的兩敗俱傷呢!”
“就如朕讓吳三桂放棄寧遠、山海關,而多爾袞佔據兩地後,直接選擇按兵不動。看闖軍和我們鬥個兩敗俱傷,然後由他們來坐收漁翁之利呢!”
馮銓點頭道:“陛下說的有理。所以,微臣說的也是隻有五成把握。但陛下,我們可以仿效大唐向回紇借兵平定安史之亂的做法,許以重利,讓其儘早入關。”
朱由哲表情淡然,“這個重利指的是?”
馮銓道:“待闖賊退軍後,承認其國,割讓遼東。同時,金銀、女子等,可盡情許諾之。”
朱由哲淡淡笑道:“那這能滿足滿清的胃口嗎?”
馮銓先是愣了一下,接著搖頭道:“陛下,微臣直言,從之前皇太極的諸多表現來看,滿清志在天下。若有可能,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奪取。陛下,這滿清在將來或許是一個比闖軍更大的敵人。”
“但說到底,他們只是一個幾十萬人的小部落。兵雖精,將雖猛,但實際兵力有限。要想奪取天下,除非有合適的機會,否則就得一步一步來。”
“但大明的危機就在眼前。即使知曉對方狼子野心,也得與狼共舞。以捨棄部分利益來為大明爭取一線生機。”
朱由哲微微點頭,這馮銓對滿清倒是很瞭解,但隨即搖頭道:“馮愛卿,你可想過?若放棄寧遠、山海關,滿清精騎便可直逼京師城下,整個京畿平原將變成他們的草場。”
“他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那最後就算迫使闖賊退兵,滿清也退兵。多爾袞陳兵山海關,李自成陳兵太原,我們還能在京師待的安穩嗎?”
“更不要說,這一場三方激戰下來,北地要死多少無辜百姓?”
馮銓愣道:“戰後,陛下難道還要以北地為根基嗎?”
朱由哲面露疑惑,“你何意?”
馮銓道:“這京師就是個餌啊!我們守衛京師只是為了讓滿虜和闖賊斗的更激烈一點,甚至徹底毀了北地。到最後,無論他們誰勝,一個殘破的北地,到時候都難以和朝廷對抗啊!”
“毀了北地?”朱由哲更加疑惑。
馮銓點頭道:“是啊!陛下想啊!我們在京師多守一日,北地的抵抗力量就持續一日,而無論是闖賊,還是滿虜都不會專心治理北地。讓北地亂成一團,而朝廷在南地養精蓄銳。到時候誰勝誰敗,最後勝的都是朝廷。”
朱由哲搖頭苦笑道:“養出來的蠱,只會越強。亂世,都是打出來的太平,哪有躺出來的太平?”
馮銓搖頭道:“陛下錯了,這蠱,我們同時也在養啊!朝廷可以在北地設立類似於大唐節度使那樣的官職,讓他們自主徵稅,自主募兵,然後自主對抗滿虜和闖賊。”
朱由哲微微皺眉,“你是說讓他們自立?”
馮銓點頭道:“是,到時候他們都視那些地方為自己的地盤,豈會輕易讓給滿清或闖賊?只要北地一直亂下去,那南地就能一直安全。等合適時機,陛下再引兵北上,收復失地,中興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