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平坐在椅子上,右手緊緊地摳著扶手。一組組資料不斷從眼前的螢幕上閃現,這些都是計算過程的詳細步驟。
“不成立”三個字猶如一道炸雷,在陸平的視線和聽覺中同時出現。驚的陸平蹭的一下從椅子上彈射而起,迅速鎖定了這組資料。
“不要停,繼續播報計算結果!”
隨著大量成立和少數不成立的結果接連出現,后土報出了上千組計算結果。每一組結果都是同一觀察座標,在三個不同過去式時間點的三組資料。
數分鐘之後,后土終於停止了播報,他們努力了數十年的結果,如果不行就得推倒重來。
在這些結果中,出現了一部分不成立的資料,表明計算結果並不完美。
“怎麼樣陸平,我們這是失敗了嗎?”后土有些忐忑地問道。
“不,我們成功了!”陸平看著眼前的螢幕,裡面全都是顯示結果不成立的資料。
“那這些資料是怎麼回事?”后土疑惑地將這些資料投放在主控室內。
“你仔細看,這些資料有兩個共同點。首先它們都是過去式100萬單位時間節點;另一個是它們的錯誤結果都是第三座標軸出現了負的十億分之一的錯誤。這應該不是一種巧合,而是一種合理的誤差!”陸平認為這些不是錯誤而是誤差。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誤差?在數學計算中,結果可以是多個,但是對一個座標來說,它的結果應該是唯一的才對。”后土有些想不通。
“你說的不錯,將之稱為誤差有些不太合理,你就當是我們的計算出現了兩個結果,而真實的幾何中心就是這二者的其中之一。”陸平換了一種說法。
“原因呢?”后土繼續追問。
“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在百萬年的時間跨度內,中心河系內部的一部分恆星產生了客觀的未知變化。所以在不同的過去式時間節點計算下,就出現了兩種結果。一種代表變化之前,一種代表變化之後。”陸平給出了自己的推測。
“這種可能性的確非常高,百萬年時間,恆星的運轉確實很可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那咱們該如何選擇?”后土問出了最核心的問題。
“這個嘛,現在我也沒辦法回答。不過,咱們只需要去實地驗證一下就行。”陸平頗為輕鬆說道。
“那還等什麼,出發!”后土立馬啟動了蟲洞,向著計算的座標趕去。
穿越蟲洞之後,一顆白矮星映入眼簾。這是一個涼透了的白矮星,幾乎已經不發光了,快要成為一個黑矮星。
按照計算的座標顯示,計算結果以光年為單位,十億分之一的誤差,代表兩處座標相差300米。實際中兩個座標離的很近,都在這顆白矮星內部。
這就是陸平苦苦尋找上百年的中心恆星系,它是一顆孤零零的白矮星。
這顆白矮星處於宇宙的幾何中心,可能從誕生之初到現在,它的空間位置就沒有怎麼移動過。有幸能夠見到它的文明,都是三維本宇宙巔峰的存在。
今天陸平作為人類文明和第三聯盟的代表,向它發出了來自人類的問候。
“中心恆星系,三維本宇宙的幾何中心,我陸平和后土,代表人類文明和第三聯盟所有智慧種族,向你發出誠摯的問候!”
第三聯盟紀元492年(公元3340年),碳基智慧生物人類陸平與人工智慧后土,發現了三維本宇宙的幾何中心。
地球號身後千萬飛船雲集,地球號當先啟動,向著白矮星逐漸靠近。
兩個座標點都在白矮星內部,想要一探究竟,就得到達座標點,然後觀察這個宇宙。
就會發現,整個宇宙都是以這個點為核心,向著四周不斷膨脹。從而就會發現不同座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