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艦隊一輪飽和式攻擊過後,被空間流放過一次的守護者艦隊這才反應過來,趕緊四散而開進行躲避。
密集陣型一旦散開,空間流放的攻擊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支援艦隊開始轉變為線性空間切割攻擊,十對一定點打擊。
等守護者艦隊擺好陣型時,已經有接近十億的戰艦被切割成了碎片。
這時候雙方的兵力比,成為了10:7。支援艦隊佔據一定的兵力優勢,而且能源儲備比對方充足。
一場要塞攻防戰,至此演變成一場區域性戰役,敵我雙方先後投入的兵力高達200億。這是自雙方正面交戰上百年以來,第一次大兵團作戰。
雙方短兵相接,任何計謀都已經沒有了效果,想要獲得勝利就靠真刀真槍的拼殺。
數百億戰艦捉對廝殺,戰場向著四周不斷擴散。整個橋頭堡要塞百億光年內,徹底化成了一片廢墟。
之前防禦戰中被打爆的戰星和飛船殘骸,在雙方密集的火力覆蓋下,再次受到波及,被碾成了粉末。
兩顆中子戰星脫困之後,重新進行了編隊,再次大殺四方。
戰爭持續了一個月,早已經進入白熱化。雙方的艦隊全都打散了,要塞內呈現出一片混戰的場面。
大多都是分散成幾萬艘戰艦混戰,甚至還有一對一捉對廝殺的畫面出現。
九章分析著戰場的各種資料,得出推演結果:不出意外的話,再過一個月這支守護者艦隊就將被全部殲滅。
戰爭不但是實力的比拼,也是雙方鬥智鬥勇的舞臺。
“報告指揮官,蟲洞降臨區空間出現大範圍波動,疑似敵方增援部隊趕到!”九章的參謀焦急的彙報。
“儘快統計出衝動數量,預估地方支援艦隊的兵力,向大本營彙報。”九章的語氣顯然並不意外。
增援肯定不止盟軍會,守護者作為地頭蛇,人家的儲備兵力肯定也是十分充足的。這一點盟軍早有預計。
就是不知道守護者的增援會有多大的規模,一次增援之後,會不會繼續派出第二波甚至第三波增援?
要真是演變到那一步的話,這個橋頭堡要塞,就會升級為m87星團的主戰場。
“報告,計算得出敵人這次的增援也是百億級別的規模!已經彙報給大本營。”作戰參謀很快就計算出了結果。
“命令收攏20億戰艦前去攔截敵方支援,將戰場分割開來,其餘的繼續清剿殘敵。”九章做出應對調整。
守護者的增援艦隊,單靠他自己是沒辦法解決了。因此他只能先將戰場分割開來,等待大本營的支援。
20億千幻戰艦很快集結完成,向著橋頭堡防線外圍衝去。它們的任務是儘量拖延地方增援艦隊的速度,不能讓增援艦隊和被困在要塞內部的敵艦會師。
如果能夠堅持到大本營的第二波援軍,那麼這場戰役還是有必勝的把握。
九章率領的百億戰艦都是人類的戰艦,按照之前約定好的情況,再增援就是原ctSA的其他成員了。
按照座次來排,不出意外就是雨星文明出手了。
雨星文明與人類文明實力相當,派出百億戰艦自然不在話下。很快就完成了艦隊調動,投放到了橋頭堡戰場。
誰知守護者仍然不肯罷手,又是一波一波的支援。
雙方就這樣耗上了,藍星文明、朱雀文明、聖族文明接連登場。戰場從橋頭堡要塞向外,每隔100光年就會形成一個新的分戰場。
一年多下來,分戰場已經形成了十幾處,綿延上千光年。
好在原ctSA的成員也不算少,前後也有二十多個文明。即使戰爭規模繼續擴大一倍,壓力也不是很大。
粗略一算,單就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