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比。
那些以往熟悉無比的星系、星座散發的光輝,以及璀璨的銀河,全部在同一時間消失不見。
陸平震驚不已,這是什麼手段!
無數的水滴探測器,向著三合星系外圍探測而去,都被一道無形的能量阻隔起來,飛不出去。
陸平將水滴的探測資料匯總之後,經過後土的模擬,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
以三合星系的質心為中心,向外一光月半徑的球形空間,全部被一道無形的能量包裹起來。
彷彿有一道遮天的大幕,將三合星系與星空隔絕開來。
陸平不由得震驚異常,想到了一個著名的科幻名詞:小宇宙!
小宇宙簡單的來說,就是從大宇宙切割出一片空間,獨立成為一個小型的宇宙。
小宇宙隔絕在大宇宙之外又依存於大宇宙,小宇宙空間有限,自身也會遵循大宇宙的物理規則。
熵增現象會加劇熱寂的程序,小宇宙中的所有物質都會比大宇宙更快達到熱平衡。
也就是說物質的壽命會減少,全部達到熱平衡狀態,即轉化成熱能。
熱寂註解:作為一個“孤立”的系統,宇宙的熵會隨著時間的流異而增加,由有序向無序。當宇宙的熵達到最大值時,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經全數轉化為熱能,所有物質溫度達到熱平衡。這種狀態稱為熱寂。這樣的宇宙中再也沒有任何可以維持運動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引自百度百科)
小宇宙的邊界非常小(相對於大宇宙而言),一般不會超過幾光年的範圍,它的邊界會不斷的對內部的各種能量進行反射。
例如:
一個半徑一光年的小宇宙,中心有一顆恆星。
恆星散發的光和熱,經過一年時間的傳播到達邊界之後,就被會邊界反射回去(參照鏡面反射)。
再經過一年,站在小宇宙中心的恆星觀測,就會發現小宇宙的一光年之外,出現一個恆星的映象體。
而反射還在繼續進行,再過兩年就會多出兩個,再過兩年多出四個,直到這些能量衰減完畢。
除了恆星本身,映象體自身也在不斷的生成新的映象,而且映象的距離也在成倍的增加。
積累下來,用不了多久,有限的小宇宙之中,也會像大宇宙一樣繁星滿天。
不過這些星空都是鏡象!
小宇宙的製作方法,被認為掌握在四級以上的文明手中。至少也得完全掌握空間科技,才具備從大宇宙切割空間的基礎。
眼下的情況與小宇宙十分相似,相當於以這片宇宙空間,給陸平與雨星文明劃定了一個牢房。
要驗證三合星繫到底是不是被代理人從大宇宙切割了,只需要耐心的再等一個月。
看到時會不會出現三合星系的映象,便能知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