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臨界材料對於核能的應用,雖然比不上夸克材料那麼變態,但是作為過渡階段的代替品,其意義也非常巨大。
以這種材料製造的聚變反應堆,即便做不到核能電池那般小巧便捷,也已經可以將原先龐大的體積縮小很多倍了。
這種體積的反應堆,可以很好的應用在民用相關領域。比如輪船、汽車、大型的工業裝置等等。
而且這種材料本身的效能也非常強大,可以用來製造很多特殊的工業品。
比如陸平的機械軍團、戰艦的主體等,使用的就是超臨界材料。
夸克材料效能確實強悍,可是為了將穩定的磁場保護起來,如今只能做成封閉的結構。
這樣就大大限制了夸克材料的用途,不具備大規模應用的前提,一旦將其穩定磁場暴露出來,等於就將這項技術的核心機密展示了出來。
而且,也很容易被敵人破壞掉。
正是這些侷限性,註定了夸克材料只能用在一些特殊的領域。而超臨界材料,才是具備工業價值的最佳選擇。
超臨界材料要如何展示?很簡單,機械戰士就是最好展品!
盤古將超臨界材料介紹完以後,雨星人再次發動觸手咆哮起來,顯然對於這兩項技術還是比較滿意的。
雨星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已經開始思考著如何應用這兩項新技術了。
有了這兩項技術,別的不說,至少他們的飛船效能都,能憑空提升一個檔次。
最直觀的就是飛行器的速度,應該也能接近人類飛船的水平了。這樣一來二者的常規戰力,應該就能處於同一梯隊,唯一的差距就是戰略威懾力。
雨星文明的戰略威懾來自於他們獨有的引力技術,而陸平的威懾很明顯就是水滴飛行器,說白了就是超臨界材料。
很不幸的是,雨星文明戰略技術的神秘面紗,馬上就要向陸平揭開了。
盤古提著箱子向著後臺走去,主持人再次出現介紹下一位科學家。他只是剛說了一個名字,臺下的雨星人全部都歡呼起來,簡直是手舞足蹈。
“接下來有請葛吉巴物理學獎獲得者,曰巴川院士上臺”!
在一片歡呼聲中,一位雨星中年男性隆重登場。光聽現場的呼聲就不難猜測,這位科學家在雨星必定是家喻戶曉的科學大咖。
其知名度相當於人類科學家中的愛因斯坦。
中年男人走向臺前,沒有急著開口。而是將臺下第一排的人物挨個看了一遍,其目光掃過陸平的時候,刻意多停留了幾秒。
透過大資料的識別,陸平知道對方的目光中,包含了很多複雜的情緒。
有不甘、怨恨,更多的則是透露出一種滄桑的無力感!
曰巴川的開場白異常簡單,沒有任何問候語和套話,直奔主題。
“諸位,接下來我將向大家展示並介紹,雨星文明的迄今為止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宇宙奇觀‘宏觀原子’”!
曰巴川說罷,後臺有兩個助力推著一個裝置出場。
這個裝置周圍是一個強力的電磁場矩陣,在它的中心,懸浮著一個物體。
這個物體怎麼說呢,其實肉眼並不可見。
只是因為裝置的各個角度都有強光照射,而在光線匯聚的中心,出現了一個乒乓球大小的黑色球體。
這個球體並不是有形物質,而是因為各個角度的光線,在這裡被扭曲形成的一個內切圓。
這個內切圓是一個強力的引力場,也可以解釋為是一個小型的黑洞。
由於其強大的引力,光線照射在黑洞視界之內,就被扭曲吞噬,無法繼續傳播,所以營造出一個肉眼可見的黑色球體。
周圍的磁場矩陣是一種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