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的人工智慧誕生的重要條件。
在量子晶片誕生以前,那些炒作的人工智慧,只是依靠龐大的資料庫,運用雲端計算,在無數種可能裡面尋找的最佳解而已。
那時候的人工智慧,玩的是一種概念,真實的情況往往是人工智障。
那時候的人工智慧,脫離了資料庫,就啥也不是!
而後土和盤古他們則有本質區別,他們即便不連線資料庫,只要通電啟動,就可以自主的進行學習。
自我完成獨立的知識積累,然後漸漸成熟,其成長過程與人類相似,是循序漸進的。
陸平的手機震動了一下,資料已經收到,一行人機就向著b8艙而去。
地球號的方向盤,直徑達三公里,內部空間還是很大的。
被分成了很多功能區,每個功能區又由很多艙段構成,因此路線比較複雜。
想要從裡面找到一個艙段,不熟悉路徑的,還得進行導航。
陸平拿著手機,按照導航規劃的路線,穿過了幾個主功能區,花了大半個小時,才找到b8艙。
開啟艙門,裡面就像一個物流倉庫,堆滿了集裝箱一樣的貨櫃。
陸平進入艙內,按照提示牌找到了L區域087號儲物箱。儲物箱的大門外有一個電子鎖,陸平輸入密碼,點選確認。
儲物箱的艙門緩緩向兩側開起,露出了裡面的貨物。
液態記憶金屬的常規形態是固態,名字裡面帶液態只是為了凸顯它強大的記憶能力。
這種金屬的密度比鐵小很多,強度又高,綜合效能更加優越。只是裡面有一些稀有金屬,所以沒能大量生產。
這10噸存貨,基本上就是國家所有的戰略儲備了。
還好,按照陸平之前的計算,給盤古三個智慧機器人,打造一副內部骨骼框架,最多需要200公斤就足夠了。
倉庫裡面是一個個規矩的正方體,不多不少剛好一百塊。每一個立方體大概一尺見方,重一百公斤。
粗算一下,其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
陸平打量著眼前的金屬塊,轉身笑著說道:“盤古,這可是給你們打造身體用的,自己搬回去吧”。
“那必須的”。
盤古說罷,不急后羿和夸父動手。直接上前,揮動兩個機械爪,各自將一塊金屬抓起,捧在懷裡。
“走吧”!
最核心的材料已經到手,下來又找一些合適的電子元器件。兩人三機就離開了地球號,重新回到了火星基地。
基地二層的實驗室,可以自行生產需要的矽膠。
如今一切材料都已經就緒,兩人三機立即投入到仿生機器人的製造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