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平緊緊地盯著那個重新變得一片漆黑的空間通道,可惜預料中的光芒沒能再次出現。說明六維空間並沒能開啟。
不是引擎的功率不夠,而是兩臺疊加的超級引擎輸出功率達標,但是輸出的能量無法在五維層面集中。
簡單的描述就是能量總量足夠,但是能量密度過於分散,造成六維空間無法開啟。
實驗的理論依然是正確的,只需要構建更大功率的單臺超級引擎,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陸平仍然待在四維空間內,看著三維空間的五維通道。這個通道現在連線著三維、四維、五維三個空間。但陸平只能在三維空間看見通道入口。
其中的原因解釋起來比較抽象,因為這種開闢出來的空間,與三維空間存在垂直對應關係。
這個垂直關係是基於第四座標軸的,因此在四維空間內的出口,不一定就在陸平所處的位置附近。
這就是一個簡化的星際之門,使用者可以從開啟這個通道的各個維度入口進入其中,然後從它穿過的各個維度都可以出來。
這個星門的邊長只有1米,能夠進入的只有水滴飛行器。
石正紅借鑑陸平當時的做法,下令向五維空間投放了一艘水滴探測器。水滴進入通道後,掠過四維出口,直接衝入了五維宇宙之中。
可惜,它剛已進入五維宇宙,瞬間就被寂滅掉了,然後化成了一堆無序能量被擠壓了回來。
這個結果當然也在團隊的計算之中,五維空間的勢能比四維空間還要高出一籌,憑藉水滴自身的引擎根本無法抵抗。
“恭喜大家,這次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大家再辛苦一下,收拾好現場整理完資料,咱們就可以返回了。”
陸平向著實驗團隊道喜之後,開始啟動超級魔方,接應實驗團隊的返回。
這次的實驗算是非常成功了,不過陸平卻在實驗中發現了一個問題。
三維本宇宙的空間膨脹係數最大不會超過7,也就是說三維空間的能量層級,最多能夠抵抗8維空間的勢能。
如果多維本宇宙的最高維度超過了8,以三維空間能量開闢的星際之門就無法破開。這是基於最後的能量密度問題得出的推論。
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很容易,那就是以四維空間為基礎。
四維空間的能量密度,同樣體積下,其膨脹係數是呈邊長值增加的,表現在空能公式內,四維空間的能量層級高出三維空間二次方的級別。
如果多維宇宙的維度非常高,就會造成一個現象:等級越高的文明,就會常駐在維度越高的空間。
這是能量層級決定的,在三維空間開闢星門,最多隻能直達七維或者八維空間。這一點看似無關緊要,實則暗藏玄機。
能量效率直接影響一個文明的方方面面,具體來說飛船的速度、航程,計算機運算儲存的速度,工業生產效率,日常出行方式等等。
高階文明為了追求高速發展,必然會主動前往能量層級更高的維度。這或許也是三維本宇宙內沒發現其他五級以上文明的原因。
這與陸平之前的猜測也吻合,或許三維本宇宙誕生過很多五級文明,只是這些文明全部離開了三維宇宙,去往高維世界發展。
這就有一個前提,這些文明的智慧種族,全部都轉化成了能量態生命體。
如果第三聯盟沒有守護者的威脅,或者守護者也沒有遭遇第三聯盟的出現。雙方在進入五級文明以後,很可能也會主動離開三維本宇宙。
這樣的話,守護者離開三維本宇宙很難說到底是不是因為戰敗?
“管它是什麼原因離開的,第三聯盟也得抓緊時間進軍高維宇宙了。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對超級維度引擎進行改造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