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衛艦隊根本沒有有效的進攻和防禦手段,它們只能依靠維度引擎規避守護者艦隊的空間攻擊。
說白了它們就是以數量憑運氣,試圖拖延守護者發現主力艦隊的時間。
可惜守護者的飛船擁有完全版的高維效能,後衛艦隊憑藉數量根本無法取得優勢。
守護者的飛船依然沿用三叉戟的主體造型,只是其核心早已經全面升級。三叉戟飛船激動起來,自身就像是一個無底洞一樣,引動周圍的空間形成一股空間渦流。
這股渦流正是四維空間被轉化成能量的外在表現,說明守護者早已經將鄰近的平行宇宙探索完成,可以在第四座標軸區域性範圍內進行高速機動。
面對人類的攔截艦隊,三叉戟戰艦猶如虎入羊群。它們的三個分叉能夠直接發出三維空間切割攻擊。
就像人類在四級文明時,能夠發出二維切割一樣,可以將三維空間沿著某個面直接分割開來。
在四維空間內部來講,三維切割就可以將四維空間分割出一個三維剖面。人類戰艦一旦被這種空間切割鎖定,就會連同所在的三維剖面一起,從四維空間中被分離。成為一個獨立的三維小宇宙。
這個被分離的三維小宇宙與外界完全隔離,是一個孤立的熱力學系統。它的體積相對於任何宏觀宇宙來說都非常渺小,熵增無限大,內部的一切物質都會被迅速熱寂成無序態的能量。
這種攻擊手段,讓現場的戰鬥畫面看起來非常的詭異。
一艘艘的人類戰艦被三維空間鎖定,然後就從可見宇宙消失了。它們不但從可見宇宙消失了,也沒能進入其他任何空間,而是被永遠的寂滅了。
儘管人類戰艦自身都攜帶著開闢空間通道的裝置,可惜這種寂滅速度實在是太快了,被分離的戰艦和能量體根本來不及反應。
在這種攻擊方式之下,駕駛戰艦的能量體生命,在被分離的空間內得不到能量補充,也會被一起寂滅。
人類對此沒有任何反制方法,一旦被鎖定就是屍骨無存的下場。
在守護者的強勢攻擊之下,攔截艦隊幾乎是一個照面就損失殆盡。僥倖躲過攻擊的戰艦,也並不是因為技術好,而是單純的運氣好。
攔截艦隊只剩下了幾萬艘,他們自知不是守住者艦隊的對手,但是並沒有一艘飛船選擇逃跑。
剩餘的幾萬艘戰艦重新集結,向著守護者的攔截艦隊發起了自殺式的衝鋒。
他們明白,在三叉戟戰艦面前,數量已經換取不到任何優勢。他們唯一有效的攻擊手段,就是衝入敵陣之中,引爆自身的維度引擎。
維度引擎是標準的五級文明科技造物,這種引擎自爆的威力,可以將周圍的四維空間直接引爆。處於這片引爆空間之內的一切物體,都是無法防禦的。
這也算是人類唯一能夠殺傷守護者的方式。
維度引擎相當於四維空間炸彈,可惜它只是一個彈頭,沒辦法進行超視距定位制導打擊。只能採用這種原始的辦法,才能對敵人造成有效殺傷。
三叉戟戰艦的三維切割的攻擊方式,在四維層面看來,就是一種降維打擊的手段。
將四維空間的物體,分割到一個孤立的三維空間裡,讓大自然的力量去消滅目標。
石正紅作為空間科學研究員出身,他能夠以空間科學去闡釋這種攻擊方式,但是卻沒辦法仿造或者防禦這種攻擊手段。
幾萬艘戰艦的自爆,終於將這支巡邏艦隊消滅了七七八八,剩餘的數量已經無法對探索艦隊的主力構成威脅。
石正紅趁機帶著主力艦隊向著來路急速返回。
探索艦隊想要逃跑只能原路返回,因為後續的三維宇宙他們還沒有掌握,沒辦法在對應的第四座標軸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