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給一分錢,好天氣一天可以完成兩垛,也就是六百張。村裡有兩家做這個的,成品主要銷往東北糊窗戶用,也許還有別的用途,但李愷不清楚。
李森兩口子在家,這大雪天,曬紙是不可能了,兩口子圍坐在火爐子旁,一個做著針線活兒,一個在編笸籮。
李愉和李悅都沒在,去“上班”了,村裡還是有幾個私人作坊廠的,兩人在不同的廠裡打工,每月都有百十來塊錢的工資。
同二伯二孃說了會兒話,把常大龍介紹給他們認識。李愷沒有逗留太長時間,還有兩家,中午還得趕回去做飯呢。
又去了村西的三伯家,最後是村南的大伯家。
李鑫家就是個作坊廠,給市裡的工藝品廠加工配套的包裝盒,就是那種三合板拼粘成的盒子,外面再包上一層海綿和一層布。
這個作坊廠能做起來也是憑的“關係”,五幾年李鑫十七八歲時,去益縣支援水庫建設,救了個失足落水的幹部,後來這個人起起落落,坐上了安城工藝品廠廠長的位置,感恩圖報,外包給李鑫一些活兒。
家族“企業”,用的都是自己人,廠子裡忙活的都是親人,李愷大娘、三娘還有幾位堂哥的媳婦兒。
“大娘好、三娘好、二姐好、大嫂好、三嫂好,小七兒給你們請安了。”李愷給眾人打著招呼。
“咯咯咯,小七兒來啦。”一眾婦女紛紛抬起頭,大嫂子手裡熟練地忙著,笑著說。
“嗯,昨天就來了,今天轉轉來看看大家。”
“哎呦。”從另一處操作間裡走出個女人,抱著一摞切割好的三合板板材,板材堆的有些高,影響了視線,下臺階時腳下沒留神踩空了,一屁股坐在了臺階上。
大堂姐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