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以防止奸細進城為由,拒絕袁崇煥關寧鐵騎進城,並委婉表示了一下自己對騎兵的理解,騎兵就要發揮騎兵的優勢,適宜在平原空地作戰,不適宜進城死守。
其實現在崇禎的旨意已經到達了薊州,讓王元雅做好防守準備,朝廷正在集合大軍,前來支援。
但是朝廷的旨意中卻沒有提及袁崇煥的支援。
這就導致王元雅有了拒絕袁崇煥入城的底氣,我不讓你入城,是因為我沒有接到朝廷的通知。
袁崇煥氣的跳腳,他作為關寧鐵騎的統帥,能不知道騎兵最大的優勢嗎?不過對方的態度著實讓他惱怒,恨不得此刻就衝上城牆,幹掉這個王元雅。
他的本意確實也是進入薊州後,直接接收城內防務,原因是他信不過薊州的這些衛所兵。
袁崇煥沒有辦法,只能安排軍隊尋找合適地方安營紮寨,並派遣一直先鋒軍前往遵化幫助衛所兵駐防。
喜峰口又三個關鍵關隘,分別是由東向西分別是龍井關,洪山口和大安口。
離遵化最近的是大安口,也是喜峰口最關鍵的隘口,所以派兵增援很有必要。
而他自己統帥關寧鐵騎坐鎮薊州,原因無他,平原才是發揮騎兵優勢的最好地形,如果讓關寧鐵騎去守城,實在是浪費。
十月初十,皇太極率兵抵達喜峰口長城以北,不知是蟲洞的影響,還是龍國人來到第二世界的蝴蝶效應,此時的時間比歷史上要提前了十天左右。
後金軍平衡物資儲備,戰馬餵養,休整兩天後,皇太極兵分三路攻向喜峰口。
左翼由阿巴泰、阿濟格率領兩萬人攻向最西邊的大安口。
右翼由嶽託、濟爾哈朗率領兩萬人攻向最東邊的龍井關。
剩餘軍隊由皇太極親自率領攻擊中路洪山口。
此次他們號稱出兵十萬,其實真正的騎兵不過三萬,剩餘的全是後勤雜役兵。
不過在“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戰力加持下,他們自認為這次出兵必能取得勝利。
歷史上確實也是如此,此次襲擊直接打到京城腳下,讓明王朝戰慄不已,更是除去了後金在遼東最大的隱患袁崇煥。
不過這次大明有了充足準備,還有龍國人停在渤海灣的艦船蠢蠢欲動,結果很難預料。
·
:()明末:只允許一萬人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