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對張川柏印象很深。
無論是面聖講解生化之學還是把火藥做成炸藥,都體現了一個字——新。
懂人所不懂。
非一般的神童。
“張川柏如何說?”魏徵配合地問。
皇帝摸摸虯鬚,眉眼含笑:“他分析了這場戰爭,畫出了北方各族的勢力範圍,是來濟教他的。”
“來濟,是武德年間進士。”魏徵恍然。
能夠中進士的,當然是有識之士。
這麼多年,來濟一直沉寂,是因為來家的“故人”太多。
現在一些重要的故人已去,剩下像許敬宗之類,已經無法阻擋他的前程。
真正的讀書人,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朕欲召來濟入朝為官。”皇帝說。
魏徵認可。
朝廷需要更多敢言又言之有物之士。
“張川柏的信,還寫了壓榨出油法,以及鐵鍋炒菜的菜譜。他畫出了炒鍋的樣子,說有了更多的油,可以請能工巧匠打鐵鍋、普及炒菜。”
銅鍋陶瓷鍋其實也可以炒菜。
《齊民要術》中炒雞蛋的做法,明確寫的是銅鍋。
但銅鍋比鐵鍋更貴!
而且鐵鍋,更適合爆炒。
皇帝一直關注張川柏。
每一次張川柏的表現,都出乎他的意料,又令他驚喜。
既然張川柏說鐵鍋炒菜更好,皇帝覺得可以讓鐵匠嘗試鑄鍋。
魏徵也點點頭:“柴米油鹽,是民生必備。壓榨出油法,若能獲得更多的油,是造福天下人的技術,和做農具一樣重要。”
皇帝三番兩次給張川柏獎勵,張川柏沒有辜負皇帝的信任。
一回到江都,就研究新的技術。
“張川柏還是太小了。”皇帝忽然說。
魏徵也感嘆:“是啊!”
若是長大了,可到國子監更好地研究新技術,將新技術傳給更多的人。
……
江都。
張川柏也在跟阿孃嘗試自編菜譜中的炒菜。
這不是貪吃貪玩,而是做實驗。
最正經的。
沒有鐵炒鍋,就用原本的廚具將就著。
沒條件創造條件!
吳秀一早買了豬大腸回來,今日嘗試用家裡的鑊做酸菜炒豬大腸。
張川柏聽過一個故事:
妙應真人孫思邈在一家食肆吃飯,店主說什麼都不肯收錢,孫思邈也不肯吃白食,回報店主一道用便宜材料做豬大腸的方法。
店主說:“原來神醫不僅會治人,還會治豬腸。”
豬大腸本來是窮人的食材,若是用貴重調料一起煮,對窮人非常不友好。
孫思邈連這種事都關心,是把心放在普通人身上。
當時張川柏就想:“治豬腸?我也會啊!”
沒有辣椒,不用胡椒花椒及各種貴重的調料,怎麼能把豬大腸做好吃?
這是神童才知道的!
“翻開豬大腸,用草葉秸稈裡外清洗乾淨,準備好姜蔥、酸菜,把油燒熱、香蔥炒香,再放入大腸……”
“刺啦”一聲,是菜下鍋的聲音。
炒菜騰起的油煙,散發著濃郁的味道。
煙熏火燎中,一道帶著酸味的炒豬腸出爐。
“我嚐嚐,我嚐嚐!”張川柏心急地夾起一塊豬腸。
嗯……實不相瞞,還是有一點點原味。
這就是豬腸的特色。
“我也試試好。”吳秀也夾起一塊。
片刻之後,她說:“是比放水煮熟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