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東越劍池柴青山與齊仙俠結伴,一起前往北涼。
王仙之的幾大弟子也先後入了北涼。
武君山老道士俞興瑞負劍下山。
白衣洛陽,也終於奔赴拒北城。
祥符三年,桃花劍神鄧大阿亦入北涼。
這一次,他躬身入局,不再做世事的旁觀者。
十大中原宗師,不約而同地共赴涼州關外!
從這座新城出現年輕藩王身影的那一刻起,第二場涼莽大戰,才是真正拉開了序幕。”
……
看到這裡,眾人皆是翹首以待。
“這麼多的高手齊聚,涼莽大戰一定很精彩。”
“快開始吧,我已經等不及了。”
“有通天子徐風年坐陣,最後一定是北涼贏吧。”
與此同時。
北莽皇宮。
女帝同樣關注著這場大戰。
她要知道,北莽究竟能否戰勝這位通天子,實現逆天之舉。
若是不行,也要看看,到底輸在了哪裡,是否能夠彌補。
……
葉天接著往下說道。
“寇江淮和徐龍相已在流州青蒼城以北,向黃宋濮大軍展開第二場正面阻擊戰。
趕赴流州的一千二百騎涼州白馬遊弩手,僅剩半數。
校尉李翰林麾下餘六百袍澤。
寇江淮率一萬騎,盡顯戰鬥風采。
謝西陲以其天才之資,成為人們口中的不世出之英雄。
褚祿山死守懷陽關,直面董卓大軍。
徐龍相率三萬龍象軍,身先士卒,固守流州。
八千流州騎,撞陣!到最後,竟無一人跟隨龍象軍繞陣南歸。
這一日,流州成立以新營,直撞營!
寇江淮收起兩封兵文,對著三千人馬咬牙道:“流州鐵騎!願死者,隨我死!”
校武場,三千聲,願死!
無數人的努力下,流州捷報頻傳,形勢一片大好!
而最終的決戰在拒北城拉開了序幕。”
……
看到了這裡,在場的客人們,無不被震撼到。
那一句,願死者,隨我死,更是激起了他們的一腔熱血。
這一刻,他們彷彿也將生死置之度外,只願和流州鐵騎們,一起衝鋒。
“有這樣敢戰,死戰計程車兵們,北涼又何愁守不住。”
與此同時。
聽書樓內,徐囂等一眾將士所在。
“好,好,好,這就是我北涼的大好兒郎,敬他們。”
徐囂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其他將士,也紛紛幹了。
即便看到了如此壯烈的景象,他們也不會畏懼。
真到了那一天,他們會視死如歸。
戰死沙場,馬革裹屍,對於他們來說,是死得其所。
……
葉天繼續說書。
“那一天,拒北城外,北莽孤注一擲,四十萬鐵騎壓境。
徐風年獨自掠下城頭,腰佩涼刀,朗聲道,“徐囂嫡長子徐風年,在此求死!”。
姜尼身披縞素,登上城頭,將紫檀劍匣豎放在戰鼓之下。
她一如當年的王妃吳素,雙手拿起鼓槌,開始擂鼓!
第一聲北涼戰鼓在天地間響起。
一道道身影如流星墜落,在年輕藩王的兩側排開。
“鄧大阿在此!”
“洛陽!”
“北涼徐偃兵!”
“徽山大雪坪,軒轅青鋒。”
:()人在客棧說書,盤點十大通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