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一定要參與這個很顯然已經可以劃分進機密的專案,卻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我很遺憾,似乎有什麼可悲的東西橫亙在我們中間,使得你不能對我心無芥蒂。但是親愛的孩子,你要相信……”
老教授對他的過分讚賞,讓他心裡還是有幾分愧疚,一層可悲的厚障壁,讓他們彼此之間並不像尋常的師生那樣熟稔,因為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有國籍,而國與國之間是資源的掠奪,是隱藏在文明之下的,為了彼此拼盡全力的努力,所以他從不後悔拒絕,因為他沒有任何可能為阿美莉卡做事。
而老教授給他的另一項邀請,他決定參與,那也是這位教授所主持的專案,只是沒有任何的風險。
對於一個飄泊在異鄉的學子來說,異鄉的燈火雖然絢爛,但是除了本國領事館,沒有一盞燈是溫暖的,而他人的幫助,在人情冷暖的都市裡是絕對的稀缺品,至少他是真心把導師視作師長的,而導師也將他視作弟子,這是可以跨越國別的情誼,對於一個埋首學習而不善社交的學子來說,僅有的一點兒人際交往就可以支撐很久。
此後,又過了數月忙碌的生活,黎暄從兄長那裡得知,他已經順利找到一份工作,是模特,專門拍攝廣告和雜誌封面,並非走秀那一類模特,目前看來也養得活自己,並請求他假如家裡有什麼事,至少讓他知道父親的身體如何。
黎暄應下請求,將母親發來郵件之後講述的家裡大小事一一告知,又給他講了聽聞的國內外行業傳聞,最後還告訴了這位哥哥他就讀專業的真相。
“計算機?”
黎暄幾乎可以想象到哥哥吃驚的樣子,畢竟在他的認知中,自己這位私生子弟弟雖然沒有像母親那樣勢利,卻是十足家裡的乖寶寶,不像是會反抗家裡的模樣。
他當然也無意隱瞞:“是呀,我不太喜歡金融,但是爸爸媽媽都想要我去讀,所以才只好一直瞞著。當初選了國外的大學,也是因為在國內爸爸他才不可能讓我讀到畢業呢!不過如今我都要研究生畢業了,之後應該也就瞞不住,但是我都讀到博士生了,他們還能管我嗎?”
對於弟弟的叛逆,黎曄倒是沒有說什麼,只是關心了他學業以及生活,得知他本身就在這方面很有天賦,在外留學也沒有吃苦,也不覺得他這樣是壞事,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學金融也只不過是靠著家裡去上,確實不如黎暄這樣靠自己的實力考上大學。
而且黎暄畢竟已經成年了,決定都是他自己做的,也不好亂插手。
和黎曄通話後過了些天,黎暄倒是意外收到了哥哥在亞馬遜上給他買的一些小物件,像是碼字時手上墊著舒服的小枕頭,久坐的一些腰墊坐墊,林林總總四五樣價格不貴但顯然略有了解又沒有買一些價格貴又用不上的鍵盤之類,也算意外之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