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卓容成的記憶裡,嚮導學校其實是有軍事課程的,但是他至今還記得,帝國的教科書滿是錯漏且充滿誤導,加上嚮導們被安排的未來基本就是給哨兵做新娘,而所有人似乎也都認為,嚮導不該上戰場。
普通人男女都可以上戰場,哨兵天然屬於戰場,但是到底為什麼會有嚮導不能上戰場的認知?
嚮導只是精神力高,並不是體質上弱於其他人,若要論身體,哨兵強盛,而嚮導和普通人並無區別。
最後,嚮導素雖然平息了哨兵和嚮導的矛盾,但是高階嚮導紛紛下嫁給普通的、可能未曾上過戰場的哨兵,高階哨兵選擇普通向導,以嚮導素替代嚮導的不足,這樣的情況真的對嗎?
若是因為哨兵娶不到嚮導,為何過去高不可攀的那些嚮導只能匆匆下嫁,這不是浪費嗎?
不,這不是浪費,而是社會的輿論聚焦於他們身上,他們變成了虛榮、傲慢的代名詞,為此要折辱他們,讓他們過得越不好,越是民眾所期待看到的。
很簡單,這不過是把成因複雜的爭端對準了他們,於是他們帶著匯聚的憤怒跌落,也就帶走了民憤。
[可是我不想做時代的犧牲品,我不是祭品!]他分析著這些他再熟悉不過的事,他清楚地記得,他的第一位丈夫,從頭到尾都不是為他而來,只是把他當做一個漂亮的擺設。
他曾是帝國這一代最出色的嚮導,精神力最強,也以最好的成績畢業於嚮導學校,他的驕傲不是膨脹出來的,他也不是因為出身才在雲端。
但是那些不重要,嚮導向來對哨兵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而他那位陌生的丈夫在被拒絕後放棄,不是因為紳士,而是忌憚他身後的家族,又把他視作垃圾看待,無論容貌如何,他們都只會洗腦自己說這些過去虛榮的嚮導是垃圾。
至於遷怒所有嚮導這些事並不會發生,他很清楚,只有那些未婚的,又因為出身高精神力高經常露面的那些才會,儘管他們對高階哨兵是溫和的、羞澀的、熱情的,但是“追求強大的哨兵”就是他們的原罪。
這些嚮導裡他是領頭,其餘的也多半跟他交好,後來天各一方,祭品的後半生越悲慘越好。
放他孃的狗屁!高階嚮導和高階哨兵之間的高匹配本是正常現象,只是嚮導們只能選擇嫁得好,而不能選擇嫁給誰,就算是高匹配度又如何,在前線征戰、在後方手握大權的哨兵才有話語權,嚮導哪裡有真正的話語權?
在少年時代,家長們就對那些體質更好的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們分化成哨兵;而對那些漂亮的、聰明的孩子,希望他們成為嚮導而非普通人,對他們說:“以後要找個好哨兵!”
等待分化了,嚮導就要去上嚮導學校,20歲無論哨兵還是普通人都在上大學,他們就已經畢業了,他們不曾上過中學,更不曾上過大學,13-20歲的8年光陰都在嚮導學校裡,於是便有了區別的第一步。
這些事,在卓容成的記憶裡自古有之,至於到底是人類進入星際的哪一年開始,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但是自古有之就真的對嗎?
他在心裡搖搖頭,時代是不斷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