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這般忙了數天,虞月禾負責打下手,姐妹倆有商有量,估算著錯漏何為,又是花了一兩天才理清賬本子,之後才開始召見底下人,風風火火開始修整。
為此建安帝一年前給虞姣姣的令牌可算是派上了用場——正常來說,本朝公主們要一直到結婚後才能出宮並開始交際,但是皇莊的事不是在宮裡聽著底下人彙報就能完成的,一來一去得花掉多少時間。
除此之外,虞月禾還貼心地吩咐了宮女們,額外多帶些糕點好出去吃,固然她們一直是在暖閣裡議事,可是忙起來就顧不上吃飯,歇息時總是格外地餓,吃得也要多一些。
自第一天沒經驗,再加上忙完天都擦黑來不及慢悠悠吃點好的,虞月禾就吩咐上一些糖果點心,哪怕只是翻閱賬本時嘴裡含著一塊飴糖也好,不知不覺那滿滿一碟就已經耗盡,總有貼心的侍女再補上一碟。
虞月禾很喜歡江南來的玫瑰松子糖,形如小粽,入口甜蜜而有花香,她自從前幾年吃到就很喜歡,又額外製了芝麻的、桂花的、薔薇的、荷花的……許多口味,裝在碟子裡各色鮮亮,一筒筒貯藏起來可以放上好幾年,格外耐放。
除此之外,阿姊最愛吃的藕粉桂花糕,江南最好的藕製出來的藕粉,秋裡釀上的桂花蜜,放不久,便只帶一碟,剩餘的帶了材料去現做,觸手雖嫩,之後得拿溼帕子擦手。
如此又過了些不多也不少的日子,這一攤子事可算理完,而虞姣姣果斷利落的名聲也傳遍了京城,人人都說,這位長公主是個仁慈而又利落果斷、精明能幹的女子,不夠溫柔賢淑但是管家理事是一把好手。
到了這個時候,虞姣姣才總算抽出空來,預備見一見宮裡的妃嬪們。
到這裡,正經了好多天的虞月禾就又開始發功了,只見她小心翼翼地拉著姐姐的衣袖,眼裡淚光點點。
而虞姣姣一見她這模樣,就知道她要說什麼,搶先一步開口,連連保證只會喜歡她一個妹妹,這才叫虞月禾收回去這副格外柔弱可憐的模樣。
卻說這莊朝到了建安帝年間距離唐朝不過三百年,後宮制度也有類盛唐,首先就是皇后,皇后自然是超品,地位等同帝王,這是不用說的。
皇后之下則是四夫人,也就是貴淑德賢四妃,皆為一品。
四夫人之下又有無封號的妃子,限四人,為從一品。
再之下便是九嬪,即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為正二品。
九嬪之下還有嬪,限九人,為從二品。
之後就是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再往下就是延續唐制的寶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正六品至正八品。
建安帝的祖父莊文宗曾經改過一次稱呼及品階,將寶林改為貴人,御女改為御侍,貴人、御侍及采女不限人數的同時也不再有品階,到了他的兒子穆宗就又全部改了回來。
此外,四夫人與從一品妃並非是各四人這麼算,明面上寫著限四人,實際上是兩者相加限四人,宮中目前僅有正一品的淑妃與德妃,另有一位從一品的宜妃,統共三位妃子。
九嬪與嬪也是如此,兩者皆可以概括稱嬪,總共九人,就好比虞月禾那位面容漸漸模糊的生母,既可以稱她為玫嬪也可以稱她為玫昭儀。
建安帝不是一位好色的帝王,按照規矩,他總計可以有一位皇后、四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1,但是宮中光是主要的高位妃嬪就沒有佔滿,而三年一度的採選和少量的禮聘更是增加不了多少妃嬪,至於進獻,自從上一位進獻的大人被建安帝拒絕,不久之後又因為其他原因被清算後就沒有什麼嫌九族太多的“人才”了。
即使如此,兩位公主也對宮裡的人際關係不太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