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並沒有誇大其詞,現在景國織布的水平,一匹布寬二尺二(70厘米),長大約十三米。
按照一個熟手,啥事都不幹,每天織布,大約半個月能織出一匹布來。
在古代布匹也是硬通貨,景國一匹布相當於一石糧食,也相當於五百文錢。
一個熟手一個月織布可以賺到一千文,相當於一兩銀子,其實已經很可觀了。
要知道當下一個青壯力一天的工錢也就十五文左右,熟練的織布工比一個青壯年賺的還要多。
只是比較消耗時間,而且還費眼睛,沒有一定的底子還幹不好。而勞動力每天也就幹八個小時左右,半個月織一匹布,每天時長要到十到十二個小時。
從這就能體現出布匹的價值了,更不用說絲綢了,那將更難,一個月都不一定織出一匹來。
而肖文所提到的裝置,則是十八世紀聞名的珍妮織布機,這款織布機產於十八世紀的中世紀,是由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明的。
作為一個一端有八個木軸的金屬框架。一組八根粗紗連線到該框架上的橫樑上。粗紗在伸展時穿過兩根可以扣在一起的水平木條。旋轉者的左手可以沿著框架的頂部繪製這些條,從而延長線。紡紗工用右手快速轉動一個輪子,使所有錠子旋轉,然後紡出線。當杆返回時,線纏繞在主軸上。使用壓線(落線器)將線引導到主軸上的正確位置。
這款織布機已經超越了很多織布機,比如雙梭織布機。
原本肖文不打算做這款織布機的,但想到以後產品的需求,他才決定製作這款。
好在肖文的父親在肖文小時候,分配到紡織廠上班,他從小對織布機這些很清楚。
也有後世無處不在的網路,讓這些落後的技術,讓世人熟知。
在後世是落後的技術,但放在現在,那妥妥的吊打任何人,這哪是欺負小朋友,簡直是欺負嬰兒好吧!
肖文也早有準備,織布機所需要用到的零部件,肖文也都畫有圖紙,一些很難的部位,肖文也想到了代替的辦法。
肖文把提前準備好的圖紙拿了出來,很得意的擺在周青瑩的面前,然後翹著二郎腿,悠哉悠哉的喝著茶!
周青瑩皺著繡眉,拿起圖紙順看倒看,就是不知圖紙裡是何物?就憑這個能讓織布快十倍?
“此物為何如此奇怪?”
肖文差點沒把剛喝的茶給噴出來。
“此物能加快十倍的織布速度?”
周青瑩懷疑道。
不生氣不生氣,氣壞身體無人替。
這妮子不識貨沒關係,要是讓肖文見識一下他不認識的東西也會大吃一驚的。
“對,此物是織布機,別看樣子奇怪,它織布的速度十個人未必比得上它!”
肖文原本是想以周青瑩的名字來命名這臺織布機的,奈何他實在沒那麼厚的臉皮,也就不命名了。
“織布機?”
“此物如何織布?”
周青瑩還停留在傳統的織布上,對於這樣一個新鮮物件毫無頭緒。
肖文也不知道如何解釋。
“等造出來你就知道了!”
“對了,茶葉那邊聯絡的如何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現在這個時代雖然是以農業為主,但生產力也比較底下,茶就更不用說了。
好在肖文知道茶這種植物,可以使用扦插的方法進行繁殖,雖然成活率不高,但也是快速增長的一種辦法了。
“已經在實行了,就是不知道你那種辦法能不能行!不行的話我們只能補貼了!”
周青瑩說道這,有些擔憂,她從未聽說過扦插的種植方法,但肖文保證能行,讓她聯絡茶農,用他的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