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盒之中,除了兩本書之外,別無他物。
兩本書分別為《麻衣神相》和《柳莊神相》。
相術,是我國哲學應用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歷代相術傳人智慧的結晶。
在古代,相學一門,流派眾多。
可是大致細分下來,卻只有兩派。
一為江湖派,一為學士派。
江湖派更看重實際運用,其代表人物有麻衣道者,袁柳莊,陳釗,範文,陳希夷等。
這陳希夷,也就是梁叔的老祖宗。
學士派則更看重理論建設,其代表人物有劉劭(shào),管輅(),司馬光,邵祖平,曾國藩,袁樹珊,韋千里等等。
對於相術的研究,兩派都有很多傳之後世的代表作。
比如江湖派的《神相全編》,《鬼谷相法》,《相理衡真》,《平原相法》等等。
還有學士派的《人物誌》,《觀人學》,《太清神鑑》,《人倫大統賦》,《月波洞中記》,《玉管照神局》,《冰鑑》等等。
在民間,普通民眾更看重江湖派,學士派的地位自然也就低了很多。
直到清朝中晚期,在曾國藩等人的推動下,兩派才漸漸分庭抗禮。
梁叔六歲開始研習相術,十二歲第一次開啟天眼。
同年,陰司地府四大鬼王之一的穆桂英也找到了他,一直陪在他身邊。
當時,穆桂英並沒有把地府齊大人的事告訴梁叔。
雖然梁叔對於穆桂英的出現,一直心存諸多疑惑。
,!
可是梁叔跟我不一樣,我心裡有了疑問就想著去問蘇玉紅。
梁叔卻一次都沒有問過穆桂英,只是不斷地精進自己的相學本領。
等到梁叔十八歲的時候,已經將兩派相學融會貫通。
對於相術這門學問,我們狹義的理解,它能用來觀測一個人的過去,當下,和未來。
還能觀測山川脈絡河流走向,測定陰宅陽宅吉凶等等。
但是對於相術而言,學到這個階段,至多也就算是大學本科畢業,如果再進一步的話,到了研究生,或者博士以及博士後的層次,就不單單能夠用它來觀測人間的這些事物了,還能相地府相天庭!
恰巧梁叔十八歲那年,對於相地府已經是初窺門徑。
也是在那時,讓他相出了穆桂英的真實身份。
穆桂英這才把齊大人的事告訴了梁叔。
也是在這一年的冬天,梁叔下山開始遊歷江湖。
說到這裡,梁叔說道:
“旭東啊,早些年在保定,我算一卦要八百八十八的卦金,你還覺得貴,你知道你梁叔我下山之後的第一卦,卦金是多少錢嗎?”
我說道:
“那時候我一個月工資才三百塊錢,你幾句話就淨賺八百多,你說貴不貴?哎,對了,你下山的第一卦賺了多少錢啊?”
梁叔直接五指張開朝我晃了一下。
我瞪大眼睛問道:
“五千塊?”
梁叔一副得意的表情:
“哼!五十萬!”
我一下沒忍住,不自覺的就說道:
“臥槽!五十萬!四十多年以前的五十萬,可比現在的五百萬還多呀!”
:()我家掌堂大教主是胡三太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