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生齒日繁,故種棉漸多”。'9'仍有賴於人口的進一步增加(特別是在那些棉花、棉布產區)。
與一般認識相反,人口增長對清代經濟發展的最重要貢獻,其實莫過於高水平的發展階段。因為沒有人口的如是快速大量的增加,則沒有需求的如此擴大;而沒有需求的擴大,就不會出現“集中種植”的“規模經濟”,也就沒有省區間的比較優勢及其交換可言。推而言之,中國傳統文明的高度繁榮和種種成就,都與中國人口的眾多和密集狀態密切相關;而這種成就,又不是每一個人口高密度文明都一定能夠“自然而然”取得的。'10'
什麼叫“比較優勢”及其交換?舉例來說,在中國南方許多地土上,一畝地可以產出數石的糧食,而往往只能生產很少的棉花(如四川仁壽“利與種田等,畝可二十觔”;'11'民國初年廣東棉花畝產只有幾斤'12');在華北等棉產區,棉產量相當高(如“齊魯人種棉者”,“畝收二三百斤以為常”;'13'山東兗州“五穀之利不及其半”'14'),而糧食畝產難以過石。不難看出,這裡有著比較優勢的重大差別。面對這種局面,只需做一調整,如以南方地畝種植糧食,而以北方適宜地區改種棉花,社會總產量就會有很大的、甚至是成倍的增加。而且,這都是在不再增加耕地、也不需提高技術水平和增大投入的情況下便可取得的。它擴大了生產可能性的邊界,增加了社會的整體產出。它的成就(如經濟的商品性發展),僅用“精耕細作”一辭是不能概括的。而這正是近幾世紀在中國發生的歷史事實,無論給予多高的評價都不過分。'15'
如果再看到最近幾十年時間,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各種農產品供給充足,從糧食到其他農副產品,“供過於求”,價格低廉;同時,還有大約一億多勞動力進入工業領域,創造了世界史上的奇蹟,以致有“世界工廠”之稱,就可以更容易的把這大段的歷史貫穿起來。
儘管今日中國經濟中還存在很多“結構性”、“制度性”的問題,但與此並不矛盾,那就是中國經濟發展基本上依賴的是密集而眾多的人口。對於這些基本的歷史事實,有些人專門“倒黴看反面”;還有人竟然嫌中國人口太多了,以為少幾個億才好(可見“虛妄史觀”由來有漸),——所謂“人口眾多,何罪之有”?如此形成為對中國人口問題的正面看法。'16'
* * *
'1' 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庚辰,《聖祖實錄》卷240。
'2' 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壬戌、五十六年四月丁酉,《聖祖實錄》卷268、卷272。
'3' 雍正元年四月乙亥,《世宗實錄》卷6。
'4' 雍正十三年九月壬戌,《高宗實錄》卷3。
'5' 參見高王凌:“關於‘清代人口研究’的幾點質疑”(《中國社會科學》)1982:4、“清代人口研究述評”(《清史研究通訊》)1983:2、“十八世紀中國人口的增長和清政府的農業經濟對策”(1981年第一次全國清史討論會論文,《未定稿》1982:32)、“清代初期中國人口的估算問題”,《人口理論與實踐》1984:2。
'6' 美國學者施堅雅認為,當時中國人口並沒有若是之多,而只有三億八千萬左右;與之不同的看法,參見高王凌:“明清時期的中國人口”,《清史研究》1994:3。
'7' 參見布羅代爾:《15—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一卷,三聯書店,1992,頁29—31。
'8' 南懷瑾《原本大學微言》。
'9' 鄭光祖:《一斑錄雜述》卷二。
'10' 參見高王凌:“中國傳統經濟的發展序列”,《經濟發展與地區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