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鍋之前,且在肉皮上抹上酒和糖,這樣的扣肉,肉皮最是入味好吃。扣肉亦要是五花的,一層精,一層肥,樣子也是好看。肉煎炸好了,放到蒸缽裡,再敷上一層農家乾菜,置到篾籠裡細火蒸,放學回來,我外婆把篾籠罩揭開,一股香氣衝了一屋,我口水就流了下來,作了“江州司馬青衫溼”。扣肉從篾籠裡端出來,另拿一個缽子蓋上,反扣過來,於是乾菜在下頭,肉在上頭。因有這道手序,故得“扣肉”之稱。
“*”中我父母下放農村,我留在城裡寄宿唸書,一個月十塊錢生活費用。正是發育時分,學校裡伙食清湯寡水,洗碗,自來水一衝,一點油花子皆沒有。腸子裡頭咕咕響,時時報到餓,前胸貼了後背。遂想起我姑媽的紅燒肉同我外婆的扣肉,兩腮緊得痛。一個週日,同我一位周姓同學去看他親戚,走了很遠的路,直走到郊外瀏陽河邊的東屯渡,一片菜地裡有間茅屋,親戚是菜農,就住在這裡種菜為生。臉黑手枯,正彎腰在灶間。時在冬日,茅屋外雪光灼眼,風又從河邊上一刀一刀割過來,我是又冷又餓,彷彿要虛脫。那親戚見我們來,又是吃飯時候,拿了鐮刀,到雪中菜地裡割了一蔸大白菜回來,燒了柴火飯,又拿豬油炒了大白菜。只這一樣菜,卻是吃得我成了世上最幸福的人。那白菜因為打了霜雪,有一種甜味,又格外脆,拿柴火豬油炒來,綠生生的葉,白生生的幫,其味至美,我是一生再也沒有吃到過。
後來我做了文學青年,有位文友的老婆最會做家常菜,豆豉水煮冬莧菜,紅辣椒大蒜炒肉皮,酸菜末炒毛豆,俱是尋常東西,卻到她手上成了佳餚,吃得我們咂舌甩頭,稱頌不已。我們每到下午四五點,便去他家裡談文學,分明是捱到吃飯時分,要吃他老婆做的飯菜。而他老婆也特別願意為我們搞飯菜。這朋友後來寫小說,有篇小說裡他夫子自道,說一個男人的幸福,莫過於找個賢惠堂客,堂客不但賢惠,尤其又會搞飯菜,日子方才有滋味。我信他話裡的體會,有人間煙火味。
一生走過了許多地方,亦吃過了許多珍餚,猶是懷念記憶深處的食物。那食物也不只是食物,因是有情,有人,有回憶,故不能忘。
匆遽之間,我姑媽早已辭世,而我外婆比姑媽走得更早。那同學後來去了外地,不知所之,再無音問。只我的文友如今尚有過從,但亦有了兩點變化:一是他不再寫小說,當年的激情已化為烏有。二是到他家裡去,若到吃飯時分,他賢惠又會搞飯菜的老婆就站起來說,走,馬路對面新開張了一家飯店,我請你們去吃水煮活魚!
如今來了客人,皆不在家裡吃飯了,吃飯皆去外頭的飯店裡。這自然是社會的發展同進步,但這發展同進步,也是濾去了昔日的一種家的人情暖意。我是寧願在家裡頭吃飯,三四個朋友,五六樣葷素,七八瓶啤酒,歡談笑聚,自是別一處地方沒有的快意。
紅燒肉虎皮扣肉及大白菜也是時時有,只無另一時的滋味了。
這是沒有辦法的。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巷子
我有時候還真有點子懷念長沙的老巷子。我年少時的生活,可以說是一種巷子裡的生活。我出生的地方便是一條曲裡八拐的幽深小巷,叫甫覺裡,在巨洲酒店,即老湖南旅社的後頭。我家住的是巷子裡頭的一棟老公館,從前的主人是國民黨的一位軍官,兩層的紅磚木樓房,樓上樓下皆有很大的堂屋,住了四戶人家。我家在樓上,對面住的人家也有一個細伢崽,姓蒲,後來跟我同一個幼兒園,又同一個小學。我們的父母皆是市政府機關的幹部,兩家關係甚好,除開睏覺,門廳大開,任細伢崽們燕子樣的穿進穿出,木板地跑得咚咚如鼓響。蒲同學的外公戴圓圓的老花鏡,總是手捧一冊要豎著看的老書,捲起來,坐在窗前的藤椅上,拿書的手臂伸直,腦殼慢慢一俯一仰。巷子極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