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歲月。
隴西杜氏,從此在派系上被打上了東海派的烙印。哪怕在杜林死後,劉疆依然逢年過節命人送節禮表示慰問,一來感念逝者德義,二來亦有千金買骨、寬慰收買屬官之心的用意。
馬瑪麗的父親馬援曾經公然宣稱,“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劉秀聽了這咄咄逼人的話,卻連一點脾氣都不敢有。因為他當時確實求賢若渴。
同樣的道理,劉疆又怎麼會不明白呢?
東海國比起大漢疆域,固然小了不少,然則富庶繁榮,處處須賢明臣子治理。天底下的人才雖然多,光武十王加上皇帝、皇太子各自的班底,人才擁有許多種可供選擇的投靠方向。為什麼要投靠劉疆呢?還不是因為劉疆素有賢名?禮賢下士?
而劉疆待隴西杜家的態度,一直以來就是這些有意投靠的人才觀望的風向標。
幫杜若認祖歸宗之事,可大可小。若是處理得不好,被有心人爆出他東海王劉疆仗勢欺人,罔顧舊時恩義,許多事情都會受到連累。
這是劉疆不希望看到的。他畢竟當了整整十七年的太子,自有橫刀立馬、指點江山的壯志豪情。他可以審時度勢,為了避免爭奪而退讓太子之位,並不代表著他對事業毫無追求。他私心其實非常希望在東海國這塊領地上實現他從小就萌生的一些治國理想。治理國家,招攬人才實在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劉疆幾乎在一瞬間便明白了杜若的意思。
杜若是在說,他既然已經答應了幫杜若認祖歸宗,最好的方法就是放出風聲來,娶她為東海王王后。這樣不消他開口,杜家也會知情知趣,將她重新列入門牆,甚至將她的母親認作正室。這樣杜若就不再身份低微,堪堪與皇家相配。——所謂的地位身份,所謂庶嫡,說到底不過是權貴之家玩弄規則的遊戲。尤其是自王莽篡漢之後,禮樂崩壞,光武帝劉秀尚兩度以妻為妾,天底下又有誰敢說半句不是?
退一步說,就算劉疆有別的好辦法,能夠在不引發杜家任何不滿情緒的情況下,幫助杜若認祖歸宗。可是杜若一旦認祖歸宗,就成了杜家的小姐。堂堂杜家小姐,就算是庶出,既然已經在他的宮中不明不白生活了一段時間,又有誰會相信他劉疆根本沒有碰過她一指頭?這簡直是百口莫辯的事情。為保杜若名節,劉疆必須將她收入後院。哪怕因她是庶出身份,不用給什麼好的名分,卻已經不能將她輕易轉贈他人,如商品貨物一般隨意丟棄。因為,她好歹是隴西杜家的小姐,比起別家來尤要格外謹慎對待。只有這樣,才堵得住悠悠眾口,才不寒了天下人才之心。
“這些話是誰告訴你的?”劉疆心中驚訝,強行穩住心神,問道。
“東平王劉蒼。”杜若老老實實地回答道。
劉疆幾乎是瞬間就知道她並沒有說謊。
然後劉疆的心陷入一片冰冷之中。東平王劉蒼,素來是陰皇后的兒子中最足智多謀的一人。
很好,如果是劉蒼提點杜若的話,這次真的是沒有退路了。哪怕他食言而肥,不再幫助杜若,劉蒼也自有能耐藉著他東海王的名義,逼迫杜家認下這個和自己已經有千絲萬縷關係的女人。然後,既然杜若已經成了堂堂正正的杜家小姐,他劉疆自然要對她的名節負責。
這才是真正的殺招。劉疆赫然發現,從太子劉莊命劉英送來杜若的那一刻開始,自己已經被算計了。可是這樣的連環算計,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我……我是真心仰慕殿下。”杜若風姿楚楚,神態堪憐,“我起初也不知道這件事情,是前不久,前不久東平王殿下遣人來知會我,我才知道自己的祖父居然是杜林……”
“東平王要你做什麼?”劉疆飛快地打斷她的話,問道。他已經細心地發現,杜若在對話中,不再以奴婢自居。她已經提前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