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說他們這些外人呢?
大伯孃詩詞挑撥都在有就此被人擋了回來,各個說她身在福中不知福。哪怕老老實實的躺平著跟自家兄弟打好關係,以莫其行一家子的為人 ,日後手指縫裡漏一點都他們家撐死。何必哦傻乎乎的做那吃力不討好的事?
圖個莫斯哦?
那還有一個的那是巴之不得她倒黴的,自然是希望她把自家兄弟得罪的越狠越好,可笑的是大伯孃居然把人當做知己,啥話都說。卻不曉得自己吐槽的那些話溜了一圈子最後都進白英耳朵裡了。
哪裡都不缺煽風點火的人!只是白英讓家裡人直接無視,這火才沒燒起來。
說起來這次她大伯孃發酸還是和老太太有關。莫常青舉辦婚禮和老太太的壽辰相差也就一兩天。原本舉行那麼大的宴席一家子都累的夠嗆,然後隔天又要給老太太做壽,那再來的人肯定只多不少。這前後村裡受過老人家幫助的人不是少數。
老太太自己也實在不願意在折騰一次,說啥都不同意大辦。白英私下裡和大夥商量著,乾脆把辦酒席的預算,拿去買些米麵和禦寒的衣服鞋子的啥的發給村裡五十歲往上的老人,而他們在縣裡鋪子也給食客做一天八折的優惠活動。
這提議一出,別人還沒說啥,老太太自己就先同意了!偶測測對積大德,還要自己往裡面掏錢。而不讓白英他們出。唬的白英他們連忙阻止,真讓老太太自己把這錢掏了。他們以後在村裡可要被人戳一輩子的脊樑骨。
再者,白英知道老太太其實也沒多少錢了,這半年除了他們家日子好過點,她幾個姑奶,姑姑三叔大伯,日子大難,那個沒被老太太明裡暗裡補貼過?就她大堂叔莫常青這場婚禮基本上都掏空了老太太一半的養老金。
雖然每一次老太太都不瞞著她,可白英也能理解,做父母的都見不得兒女遭罪。更何況這裡面除了白英給的零花之外,很多錢都是鋪子裡劃給老太太的分紅和工錢。其它的她是一分都沒多要。
白英又豈能指手畫腳的去指責老人怎麼做?
沒錢她再賺唄,只要老太太一直這樣不偏不倚的做家裡的定海神針,幫他壓制著他奶和大伯一家那蠢蠢欲動的心思。避免一次又一次的家庭內耗,這點養老費她還是出的心甘情願。
這次一家拿出一百塊錢,剩下的白英補貼,買了近百套軍大衣,紅火火的大棉襖,和牛皮毛頭鞋,外加每家配上十斤豬板油,二十斤大米。再每人配上個五十塊的紅包專門發給這些長壽老人的。
白英又額外準備了一二百個一塊錢的紅包,給老太太那天派發給小孩子。不管錢多錢少 就圖個熱鬧喜慶!
過壽的的那一天,西灣村家裡有老人的家庭兒女,一個個眾星捧月般的把自家的符合條件的長輩收拾的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生怕老太太瞧著哪兒不對頭說他們不孝順,不讓他們家參與這些活動。
有那些自平時暗戳戳嫌棄自家老人的兒女,此時此刻恨不得自己的公婆爹孃再活的長壽一些。因為村長說了,等村裡有錢了,每個月都會預留一筆錢補貼給那些兒女孝順上歲數的老人。
先別說這錢多還是錢少,那蚊子再小也是肉,以後他們的爹孃只要好好活著,哪怕就在家掃掃地的,每個月也是有進項的。
“太奶奶,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祝老祖宗長命百歲,歲歲有今朝!”
“好好好......”
白芨領著一串的小蘿蔔頭,奶聲奶氣的說著大人教的吉祥話,然後一個個跪在老太太前面的蒲扇上,扣個響頭,順便接走一個個紅包。喜笑顏開的跑開,然後去打聽別人的事多少。
老太太更是笑的合不攏嘴,那氛圍比過年還熱鬧。知道連白英,白芨,白薇和當歸這些親親曾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