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有首詩流傳非常廣,可以說中國兒童從咿呀學語,大多都會背誦。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其中的龍城飛將,大多數認為是飛將軍李廣。當然也出現過一些爭議的聲音,這裡姑且認為是李廣。
李廣當時是帶領的騎兵,機動靈活,打仗不拘一格。
相比較之下,在當年和李廣齊名的程不識,名氣就小了很多。
程不識和李廣都是名將,只是兩人的治軍風格迥然不同。
程不識主要是步兵,不像李廣那樣可以隨心所欲的大迂迴大穿插。所以程不識的行軍以及駐紮,必須按部就班。
這也造成了程不識一生從來沒有過太大的功績,沒有一次能給對手以毀滅性打擊。
但是這麼做也有好處,就是程不識一生從來沒有吃過敗仗,被稱作不敗將軍。
程姓好像武將比較多,比如其後的程普,程知節等。
程知節,就是戲曲電視劇評書裡的程咬金。
我們河南很多把一些做事莽撞不計後果的,叫做三板斧。
評書演義中的程咬金,被塑造成了一個大大咧咧,就會三板斧的滑稽形象。並且在瓦崗寨,選領導時候,對著大門喊,誰把門喊開嘍,就競選成功。這位做的好處,就是比漂亮國那種拉選票省錢。
徐茂公魏徵以及秦瓊等人挨著喊,大門關的嚴絲合縫,自然紋絲不動。
輪到程咬金了,人家一嗓子喊出來,恰巧一陣大風吹來,大門吱呀呀竟然開了。這說明,該著人家做皇帝。
算命先生說過,程咬金有十二年做皇帝的命。結果這哥們愛熱鬧,喜歡過年,於是就每個月過一次年。最後本該十二年的皇帝命,弄得僅僅一年就下野了。
打仗時候也是,他那三板斧還真沒少弄死對手。如果掏耳朵、剔牙縫、削腦袋三斧子掄完沒效果,人家覺得幹不過,扭頭就跑。
豫劇有一出名戲《七奶奶醉酒》,裡面的程咬金和七奶奶形象都非常可愛,在豫劇文化圈,可以說深入人心。
真實的程咬金,跟演義評書裡區別簡直不要太大。
在瓦崗時候,原來的大領導叫翟讓,翟讓自覺才幹不如李密,就主動讓位。結果李密心胸狹窄,反過來殺了翟讓。當時的程知節和徐世績等都是瓦崗翟讓的舊部,李密為了籠絡人心,並沒有殺他們。
在和王世充的戰鬥中被擒,就暫時跟著王世充混。
和演義中還有區別的是,程咬金用的兵器是槊,這玩意比槍重的多,臂力不行,用不了這種兵器。
另外程知節有勇有謀,打仗也比較穩健。
不過太穩了也不行,就比如最後一次出征突厥,就犯了大錯誤。
本來前鋒蘇定方一路高歌猛進,把突厥打的落花流水。然而程知節的副手王文度因為妒忌蘇定方的功勞,謊稱自己手上有皇上的密旨,不讓窮追猛打。程咬金竟然信了。
受凍又捱餓的唐軍來到恆篤城,胡人開城門投降。王文度說這些人雖然暫時投降,等我們走後八成又反水,不如全部殺了以絕後患。
蘇定方明確表示反對,說如果我們這麼做,跟賊寇有什麼區別呢!
結果程知節還是聽了王文度的話,屠城後返回。
因為這個事,王文度被處死,程咬金免職。
北宋時候,在黃陂任上的程珦夫人晚上做了個夢,夢中有兩個鳳凰在身邊盤旋,忽然撲向懷中。旁邊的丈夫程珦看到後,不由哈哈大笑。
不久生了個兒子,取名程顥,第二年又是一個兒子,取名程頤。
說到這大家都明白了,這二位就是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的程朱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