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來焦姓,我竟然第一時間想起來焦作,感覺焦作應該是焦姓的發源地。
實則不然,焦作地名的由來,最早只是一個姓焦的開的店,叫焦家作坊。
一直到解放前後才有了焦作縣,後來改為焦作礦區,再後來才有了焦作市。
焦姓是神農氏的後裔,最早的焦國在今天的陝縣附近,是姜姓後裔。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的姬姓焦國,也大概在這個位置。
後來到了東周,鄭國比較強勢,焦國輾轉移民到了今天的安徽亳州,安徽亳州唯一的一個市轄區譙城區就是這麼來的。
此外前文茅姓提到過,奉勸秦始皇將母親接回來的茅焦,他的後代既有姓茅的,也有姓焦的。
焦姓人口約一百三十多萬,也是大姓之一。
東漢之前,焦姓幾乎沒有在史籍中看到過。這說明焦姓起源比較晚,或者說在這之前沒有著名的人物。
到了東漢,有個叫焦延壽的,對易學頗有研究。可以說易學的發揚光大,焦延壽功不可沒。
讓養生專家汗顏的,是一位叫做焦先的人,生活在三國時期的魏國河東郡,大概是在今天的山西南部一帶。
這位焦先,據傳說人家見人也不說話,睡覺不鋪席,無論冬夏都不穿衣服,吃飯也是有一頓沒一頓的,卻活了一百多歲。看來專家說的防寒保暖,營養均衡這些對焦先不起作用。
只是焦先除了長壽以及不穿衣服不說話之外,並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東西,真搞不明白記載這位的事,有什麼意義呢?
不過如果看到這裡的您,也為了追求長壽而不穿衣服上街溜達,萬一您捱揍了或者被戴大簷帽的請過去坐冷板凳,可不能說是我攛掇的。
杜甫的飲中八仙歌,有一句“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據說這位焦遂有口吃的毛病,但是隻要能喝五斗酒以後,嘴巴跟上了發條似的,口若懸河的滔滔不絕,再也不結巴了。所以才有五斗方卓然,高談闊論的說法。
只不過這位焦遂具體有些什麼值得記述的,還真不太好找。他既沒有優秀的作品,也沒見過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蹟。但是杜甫能把他放在宰相級別的賀知章以及詩仙李白一塊,說明絕對不是平庸的泛泛之輩。
問題是我才疏學淺,實在找不到跟焦遂有關的事蹟和學術類的東西,只能向讀到此處的您各位請教了。有也只是他老爹是做官的,他本人並沒有什麼事。
在大同到左雲縣的路上有個焦贊寺,我2017年曾經去過一次。
關於焦贊這個人,據說是富弼的手下,長期鎮守在今天的河北雄縣一帶,在當時屬於宋朝對抗遼國契丹的前線。
不過我個人對這個說法存在疑問。
一來富弼並沒有多少鎮守邊關的時候,大多在中央任職。
二者說焦贊和孟良是楊延昭的左膀右臂,也有點牽強。
因為楊延昭在宋太宗時候就已經成名,到楊延昭1014年病死時候,富弼才十歲,倆人差著輩呢!
所以有時候也不能只看記載,不一定全靠譜。
倒是有個傳說,也算是故事。
說的是楊延昭派孟良去幽州盜老令公楊業的屍體,孟良卻盜回來個假的。
楊延昭夢到父親述說,再派孟良遠赴北國。沒想到焦贊在旁邊聽到了,心說你孟良能幹的事,我焦贊憑什麼不行?便也悄沒聲的先出發,跑去盜屍。
孟良潛入藏著楊令公屍身的地方,猛然肩頭被拍了一下。孟良來不及反應,回手就是一傢伙,那人啊了一下,應聲倒地。
孟良聽著聲音熟悉,心中疑惑,點著火折看時,卻是焦贊。
想起來倆人一塊出生入死,如今好朋友小夥伴卻死在自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