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姓正宗,出自堯帝的老師席師。
說是堯帝的老師,其實說白了也跟孔子尊項橐為師的情況差不多,都屬於作秀的範疇。
說的是堯帝帶著一幫人出來視察工作,來到了鄉下一處田間。
那時候大領匯出來視察並不像現在,又是提前通知,安排好了去哪裡找誰調研。又是電視臺報紙啥的排大隊。地方領導費盡心思,把什麼話該說,什麼不能說,千叮嚀萬囑咐的。像這種調研檢查或者視察,就是走個過場而已。
但是那時候不一樣,人還是渾身長著毛呢,卻想不到把領導視察的路線安排好,路邊或者村裡弄幾個託。
當堯帝一幫人來到一處田間,見幾個上點年紀的不在地裡幹活,卻在路邊玩遊戲。
他們玩的遊戲,就擊壤。
具體這個擊壤是什麼遊戲,已經無從考證了。不過我們不能單純從字面上理解成打土坷垃,那就不是遊戲,而是幹農活。
所謂的擊壤,大估計就是畫個圈埋點土,數個一二三四五,人站在一定的距離往裡面扔土塊或者石頭塊,看誰的準頭好,力道把握得當,就算誰贏。
任何時候都不缺馬屁精,堯帝身邊也不例外。就有人對這幫玩擊壤遊戲的半大老頭說:‘’你們這麼幸福的日子,應該感謝堯帝呀!如果不是堯帝德行高,把國家治理的好,你們怎麼能在這玩遊戲呢!‘’
他這麼一說,堯帝肯定捋著鬍鬚高興的連連點頭。
一個叫做席的聽了,正色道:‘’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己打井喝水,自己種地做飯,跟堯有什麼關係呢?‘’
意思很明顯,太陽出來我們該幹活幹活,太陽落山後該睡覺睡覺。自己打井自己挑水,自己種地收穫糧食自己吃。這些都是我們自己勞動所得,跟那個堯帝有啥關係?
也就是過去沒有電視,沒有網路,要不然領導天天上鏡,估計也聽不到這種大實話了。
堯帝聽了臉一紅,就這麼認了個老師,席師的來歷就是這樣。
這一支,源出己姓,也被認為是席姓正宗。
還有出自姬姓的。
出自姬姓這個,源頭是晉國大夫籍談。隔了多少代之後來到楚漢爭霸賽,為了避諱項羽的籍,改姓席。
還有個非常有意思的官職,叫衽席。屬於周王室內部負責給天子整理衣服鞋帽的小官吏,是太監。
這就有點奇怪了,太監怎麼能有後代呢?反正席姓有這麼個來源,搞不懂怎麼回事。
估計衽席這個出處肯定不多,應該是另一個官職席庶使。這個官職任務是管理宴會一些事務,也是天天在皇帝眼皮底下轉悠的。
這個席,已經延續了幾千年,我們現在還叫吃席。
主要過去沒有高桌子低板凳,都是席地而坐。有錢人可能鋪的錦緞毛毯,窮人就直接弄張席,所以叫吃席,可不是真的去嚼蘆葦蓆。
席姓人口目前約五十萬左右,名人並不多。
被席姓津津樂道的席汝言,只不過是被北宋朝廷邊緣化的人物,賦閒洛陽期間,參與耆英會等退休官員的落魄組織。期間雖然跟司馬光、富碧等名家大咖有些交集,但其本身並沒有什麼值得敘述的典型故事。
季姓
季姓最重要的源頭是出自姬姓。
吳國國君壽夢有四個兒子,老大諸樊、餘祭、夷昧和札。
過去人非常講究排序,按照伯仲叔季排下來,老四札,就成了季札。
這位季札非常看得開,壽夢臨死前,一心想要季札接班。但是按照排序怎麼也輪不到他,就一直謙讓。到後來夷昧死後,按道理該輪到季札上位,但是季札不幹。於是吳國國君就交給了夷昧的兒子吳王僚。
問題是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