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姓據說是舜帝的後代,在殷商時期建有鄒國,位置大概在今天的河南濮陽跟前。
周朝建立後,鄒國當然得消失。周王朝將鄒姓也分了一片土地,就是在今天的山東鄒城。
趕後來春秋時候比較亂,魯國人佔據了鄒城,一部分鄒姓被迫背井離鄉,遷到了現在的山東鄒平。後來又被齊國吊打,也只能來回搬家。
沒穩定幾天呢,楚國又打了過來,跟金兵擄走徽欽二帝那樣,把鄒國國君加臣民,弄到了現在的湖北黃岡。這支鄒姓和朱姓、廖姓同宗,稱為荊州鄒氏。
原來總以為鄒姓人口並不多,並且我個人身邊鄒姓的朋友熟人確實很少。直到查了資料,才發現鄒姓竟然達到了驚人的四百五十萬人之多。
鄒姓的起源一般都認為是商朝末期,宋國國君微仲。另外微仲傳了幾代後有個孫子叫正考父,他兒子叫孔父嘉,就是跟華父督鬥毆的那個。孔父嘉被殺後,其兒子跑到曲阜,就是孔子的先祖。這麼算下來,鄒姓和孔姓也是同宗,或者說孔姓出自鄒姓。
人口基數大,成才的自然就多,所以鄒姓的名人也不少。
公元前357年,鄒姓第一位在歷史上揚名立萬的出山了。
這時候齊國早已經趕跑了姜家,國家姓了田,但還叫齊國。
齊威王上位,就知道喝酒泡妞,對於治理國家的事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這個鄒忌原來是幹嘛的,沒人知道。所以也就沒有了什麼出生異象,鄰居誇這孩子的記載。
鄒忌一出山就是王者,以音樂家的身份進入齊國王室,為齊威王演奏靡靡之音。
彈琴彈得好,齊威王也不要什麼簡歷工作經驗文憑什麼的,就讓鄒忌做了國相,您說這事到哪講理去!
隔了兩千多年,咱們不去理論,但當時還真有不服氣的。這人叫淳于髡。
髡是一種刑罰,雖說不傷皮肉,但在那個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年代,被剃成禿瓢也算不小的罪過。這位淳于髡具體原來名字叫啥,誰也不知道了。
淳于髡家裡比較窮,入贅到了齊國,開館講學收徒,也是當時的名人。
鄒忌憑藉彈琴做了相國,淳于髡第一個跳出來表示不服氣。
一天淳于髡在大街上攔住鄒忌的車,說有事要談。鄒忌不慌不忙,禮貌的請淳于髡上車到府裡聊。
具體聊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淳于髡出來後,就直誇有君子風度,還能言善辯,這個國相併不是平白得來的。
據記載,鄒忌是齊國著名的大帥哥,而淳于髡長相就不敢恭維了。所以淳于髡在鄒忌面前自慚形穢,這種可能性非常大。
齊國也確實在鄒忌盡心竭力的輔佐下,國力蒸蒸日上。著名的鄒忌諷齊威王納諫,這裡就不多說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後來田忌也許能力更強,鄒忌也只能下崗,回家養老去了。
鄒衍同樣也是齊國人,創新了五行學說。
同時鄒衍還創造性的提出大九州的說法。他認為中國不過是一個縣,叫赤縣。而在中國之外,還有八十多個類似的地方。
要知道兩千多年前,人們都生活在中原地帶,雖然也知道四面環水,但對於大海的認知肯定和現在沒辦法相提並論。
過去人認為大海是河流的終點,中國四面都被大海包圍著,所以才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說法。
而鄒衍認為中國只不過只是陸地中的一部分,在中國之外還有,所以才把大禹的九州認為是一部分。出去後,才能看到其他八州。
鄒衍的五行學說,書籍大多被秦始皇燒掉了,有關鄒衍的記載也是透過其他人的隻言片語。
歷史上有兩位鄒應龍,一個是南宋人,一個是明朝的。咱們今天要說的這個鄒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