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民生的極限了。
此時自己也幾乎達到了這個比例。
李從嘉說道“把一些年老體弱計程車卒散回去,我手中的黑甲軍只養精兵。”
“讓他們趕快回家種地,務農為生。”
“誰又願意參戰呢?”
說完之後李從嘉說道:“各地保留團練士兵,農忙之時種地,農閒之時參與團練。”
“咱們手中只要保證有兩萬五千精兵即可。”
李從嘉這一句話,解散了一半兒計程車兵。
董蒨彙報道:“經過這幾日的盤點,咱們手中盔甲一萬三千副,箭弩二十七萬支,刀、槍七萬餘把,已經非常的充沛了。”
李從嘉聞言心中也是憂心不已道:“破損的兵器鎧甲,就不要再維修了。”
“那如何處理。”董蒨問了一句。
“全都給我融了,改制成鐵梨,鐵鍬,鐵鋤頭髮給百姓用。”
“天下兵戈四起,民生舉步維艱,要那麼多殘破兵器有什麼用?”
“勸農耕才能發展。”
“下官遵命。”董蒨回應道。
趙普又說道:“主公,咱們此時兵多將少,關於兵制之事還需要再仔細研究一下。”
李從嘉心中一動。
此時自己計程車兵越來越多,也難以管控。
保不齊自己哪一天在睡夢當中被人砍了一刀。
然後身首異處成了亡魂。
這也是五代十國中最常發生的事情。
趙普有稱量天下的志向,別人聽他這麼說都是心中一驚。
還是在南唐朝廷的統治之下。
怎麼敢胡亂的更改兵制?
李從嘉卻明白他的苦心。
畢竟趙普曾上演過杯酒釋兵權這一歷史名場面。
更改兵制早就已經在他的腦海中成了根深蒂固的一種思想。
李從嘉道:“趙大人所說之事我已知曉,此時還不是時候。”
“這樣吧,多選拔一些基層將領和軍官, 統領一百人人以上都由我親自任命,前來拜見。”
即便這樣算來李從嘉也要認識二百五十名都頭級的武將。
其實這樣的弊端也很大,因為有一些地方將領會選派心腹來讓李從嘉見面。
而且現在士兵較少,若是以後十萬精兵,這個方法可管不過來了。
李從嘉想到此處便又說道:“這些人來拜見我之後,我會給他們分配歸屬的。”
他心中不禁苦笑,關於兵制的改革真需要好好的思考。
各位文臣將手頭主要事情一一彙報完畢之後。
李從嘉目光又看向了眾位武將道:“潘叔嗣流竄敏州,此次整兵,我想要去攻打他。”
“將它徹底消滅。”
“誰人願意領兵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