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請求讓宇航很是意外,可他還是答應了,畢竟以江城工事的底蘊去省會一趟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他只是不太習慣寧奕現在的樣子,用他的話說,寧奕現在處處都是防備,不像之前那麼單純了。
寧奕則強調自己的愛人和牽掛都在凜冬,沒什麼可擔心的,就算真的有防備,也是為了給“咱們”留條後路。
“咱們……”這個詞又讓宇航想起了對於自己身份的思考。
步出地下負一層後他們在一層機庫乘專車回到了內城。
寧奕在單獨的寢區見到了許久未見的母親,也見到了歡欣雀躍趙娜和朱老師。
特殊寢區內充滿了團聚的溫馨,寢區外的人們卻因為一級戰備狀態而繃緊了每根神經,沒人張羅貼對聯,也沒人張羅吃年飯,
只有偶爾見面時的那聲“過年好”還能讓人們想起一些往昔歲月的影子。
寧奕抽時間詢問了“超級ai”的尺寸,之後又在曉等人的陪同下聯絡了工事方面。
“無法立刻出發,可能要等傍晚或者第二天才行。”這是孫澤給出的答覆,
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ai模組雖然採用了最新的光子晶片,可整體體積依然超過了三立方米,工事需要把最新的履帶戰車進行改裝才能滿足運輸需求。
二、變異生物的北遷鋒線正從江城過境,數量之多遮天蔽日,無法保證行駛安全。
為了讓寧奕明白自己的意思,孫澤特意來到了工事大樓的二層空地,並將通訊器對準了鋼化玻璃窗外。
早在孫澤上樓的時候寧奕就發現了走廊裡的人們,當初他還納悶大家為什麼不繼續建造,而是全都站在樓裡向外瞅,
直到鏡頭對準窗外的那一刻,他才明白自己之前關於變異生物遷徙的所有推斷都錯了。
就算氣溫沒有清晰的分割線,北遷的變異生物還是形成了相對明顯的遷徙浪潮。
孫澤說,之前兩次出現在冬天的異常暖流打破過動物遷徙的節奏,導致它們不敢再貿然闖入從未到過的高緯度地區。
“它們應該是先在暖和的地方陸續聚集,然後才隨著氣溫回升一點一點向北移動的,
走在隊伍最前面的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主動試探,想知道自己能承受的低溫極限在什麼地方;
另一種則是被動前推,因為聚集密度過大,這部分生物的遷徙活動多歸咎於其他生物的驅趕傾軋。
可無論是那種,它們都只能在可承受溫度的極限邊緣活動,遷徙鋒線應該就是這麼形成的。”
窗外的景象讓寧奕這個中度密集恐懼症患者出現了嚴重的應激反應,
雖然是雨過天晴的上午,他依然很難透過生物之間的縫隙,看清幾十米外的工事地面,
各種形狀的變異飛禽接連不斷地撞擊著鋼化玻璃,其中有一些之前燒烤的四腳怪鳥也有他未曾見過的多頭生物,近處飛禽在過境途中互相撕扯攻擊,
遠處的地上更是慘烈無比,敞開的公路大門像無法關閉的閘門,潮水般湧入的變異生物在奔逃和追趕中毫無方向的四處亂竄。
“我們剛進屋不久,看來不用特意儲存糧食了。這種密集程度完全可以滿足大家的食用所需。”孫澤說話的時候臉上帶著苦笑,卻沒有一絲的慶幸,或者說竊喜。
寧奕撓了撓鬢角:“怎麼會這麼密集?之前在南亞和澳洲的影片裡也沒見過這麼多啊。工事那邊還沒封頂嗎?怎麼大家還在樓裡?”
關於密集程度的提問又將話題拉回了遷徙鋒線,孫澤說之所以會如此密集可能跟工事大牆的修建和那個門洞有關,具體原因他也不能完全肯定。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以後再也不